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信息化概念知识
作者:xoyu.com 来源:信息部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7日 点击数:

1.什么是信息

人们到处在谈论信息,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信息这个词汇。我们听说: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社会,我们正在迈向信息高速公路,我们将要迎接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那么什么是信息?
  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然而,大量的信息是我们的五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人类正通过各种手段,发明各种仪器来感知它们,发现它们。
  不过,人们一般说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信息本来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流,信息就没有用处了。信息还可以被储存和使用。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想到或者做过的事情,这些都是信息。
2.什么叫信息化?
信息化就是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速现代化进程,使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所谓信息化,首先是一个"化"字,是指一个过程。就是人们在一个系统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和依此信息技术推动信息资源的传播整合和再创造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就是依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应用IT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数字化和改进,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共享教育资源。
3.什么是信息资源?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信息资源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是各种事物形态、内在规律、和其他事物联系等各种条件、关系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至关重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整个信息化体系的核心内容。
  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能够重复使用,其价值在使用中得到体现;
  (2)信息资源的利用具有很强的目标导向,不同的信息在不同的用户中体现不同的价值;
  (3)具有整合性.人们对其检索和利用,不受时间、空间、语言、地域和行业的制约;
  (4)它是社会财富,任何人无权全部或永久买下信息的使用权;它是商品,可以被销售、贸易和交换;
  (5)具有流动性。
4.什么是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一般指以信息为资源,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对信息进行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存储和经营活动,为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提供有效的综合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
在工业发达国家,一般都把信息当作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把信息产业作为所在产业核心的新兴产业群,称为第四产业。
我国对信息产业分类没有统一的模式,一般可认为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微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二是电子计算机、终端设备及其配套的各种软件、硬件的开发、研究和销售;三是各种信息材料产业;四是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数据、检索、查询、商务咨询;五是通讯业,包括电脑、卫星通讯、电报、电话、邮政等;六是与各种制造业有关的信息技术;七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节目及图书情报等。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
  1)、信息网络体系:它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
  2)、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装备的制造,软件开发与利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及信息服务;
  3)、社会支持环境:即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即劳动者素质、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
5.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始作俑者是美国。其概念是1992年2月美国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即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4000亿美元,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作为美国发展政策的重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倡议者认为,它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深刻的影响。而将NII寓意于信息高速公路(ISHW),更令人联想到本世纪前期欧美国家兴起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在振兴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和战略意义。
  建设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既有赖于全球信息技术中的微电子、光电子、声像、计算机、通信等相关领域的突破进展,也有赖于各国政府根据各国国情所作的决策。
  美国是在已具规模的有线电视网(家庭电视机通过达98%)、电信网(电话普及率93%)、计算机网(联网率50%)的基础上提出的,构想以光纤干线为主、辅以微波和同轴电缆分配系统组建高速、宽带综合信息网络,最终过渡到光纤直接到户。由于网络具有双向传
输能力,因而使网络运行的广播、电视、电话、传真、数据等信息都具备开发交互式业务的功能。
  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目标是:(1)在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进行计算机信息交换。(2)通过药品的通信销售和X光照片图像的传送,提高以医疗诊断为代表的医疗服务水平。(3)使在第一线的研究人员的讲演和学校里的授课发展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4)广泛提供地震,火灾等的灾害信息。(5)实现电子出版,电子图书馆,家庭影院,在家购物等。(6)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增强国际实力,提高综合国力。
  信息高速公路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1)信息高速通道。这是一个能覆盖全国的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的,辅以微波和卫星通信的数字化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
(2)信息资源。把众多的公用的、未用的数据、图像库连接起来,通过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类资料,影视,书籍,报刊等信息服务。
(3)信息处理与控制。主要是指通信网路上的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高性能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对信息在输入/输出,传输,存储,交换过程中的处理和控制。
(4)信息服务对象。使用多媒体经济,智能经济和各种应用系统的用户进行相互通信,可以通过通信终端享受丰富的信息资源,满足各自的需求。
  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关键技术有:(1)通信网技术;(2)光纤通信网(SDH)及异步转移模式交换技术;(3)信息通用接入网技术;(4)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技术;(5)移动通信及卫星通信,数字微波技术;(6)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系统和接口技术; (7)图像库和高清晰度电视技术;(8)多媒体技术。
  信息高速公路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据美国预计,到2007年即美国建成信息高速公路之际,国民生产总值将因信息高速公路建成而增加3210亿美元;实现家庭办公等将减少铁路公路和航运的工作量的40%,也相应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光是汽车的废气排放量每年减少1800万吨,通过远距教学和医疗诊断,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0%--40%。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信息基础仍较薄弱。就三大网络而言,目前全国的电话普及率仅为2%--3%(个别发达地区已达30%-- 50%),2000年可望达到8%左右;有线电视网入户率约10%(大中城市已达30%--50%);计算机的家庭普及率低、联网率更低。若以2020年为目标,要像美国那样投入2000亿美元(约相当于8--10个三峡工程)以上的资金建设NII,技术与经济、国力与市场、投入与产出等方面都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有待于国家决策。为此,国家在“863”高技术计划中已开始研究我国信息高速公路,以不失时机地制定全国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