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科技在方正集团之中,一直处在媒体聚光灯下生存,从2004年年初管理层动荡风波,到联想收购IBMPC事业部对方正科技的影响,人们一直关注这个校办科技企业的命运。魏新在《问题背后的问题》序言之中,也流露出一个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之中所遇到的一些挑战。
魏新写到:“组织架构的调整固然是重要的,但我希望我们的干部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组织架构没有最优一说,其合理性是一种相对概念。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组织架构去适应。但同样的组织架构,换一个团队去运行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魏新当时讲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告诉他的干部,人的意识是企业运行好坏的关键因素。
《问题背后的问题》正是要描述一个企业内部员工如何看待企业给自己分配的任务。它更象在另外一个角度来阐述“没有借口”的企业军规。“不要为企业出现的问题寻找托词”,“要想一想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想如何推卸责任。”这些都是此书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与那些教条化的管理类丛书不同的是,作者在书中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把自己的切身感受,与企业的管理思想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书中所描写的那些事情,显露出来的企业问题就发生在你的身边。
“不是我的错”,“这不关我的事”,“不归我负责”,“不是我的问题”,听听这些话,作为一名CIO,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手下这样抱怨。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到底谁应该对问题负责。作为CIO每天几乎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工作。同企业其他管理者不同的是,CIO不但要处理企业内部的问题,同时还要与IT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于是问题的根源可能还会来自企业外部。
《问题背后的问题》更多的是强调企业员工自身的责任感,大多数问题的发生,是由于企业员工缺乏主动性,缺乏自我检讨。企业IT部门,在今天还被绝大多数人看作一个企业成本中心。因此CIO更应该去阅读此书。正如统一星巴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光宇在阅读此书三遍之后,写到“QBQ(问题背后的问题)告诉我们,先修炼自己的想法,接着能问较好的问题,最后付诸行动。”这与星巴克所强调的“人人领导,人人跟随”不谋而合。
此书从一开始就强调,企业之中人为因素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想要达到超一流的运行效率,人的主动性的发挥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书中的有一句话触动了很多企业管理者“有责任的人会责怪谁?谁都不怪,甚至包括自己在内。”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执行比责怪更有价值。
也许作者约翰·米勒是一个神学爱好者,他善意的将广为熟知的祈祷文进行了修改。原文是:“愿上帝赐我平静,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愿上帝赐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愿上帝赐我智慧,明辩是是非非。”米勒修改为:“愿上帝赐我平静,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人;愿上帝赐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人;愿上帝赐我智慧,了解我自己这个人。”
修改之后的祈祷文被企业管理者广为传送,因为他让管理者明了人的价值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