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作者:佚名 来源:泉州市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0日 点击数:

一、企业简介
八马茶业是一家集茶园基地、生产加工、连锁、出口为一体的大型茶叶企业。八马源于百年前名扬东南亚的"信记"茶行,掌门人王文礼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是铁观音发现者王士让的第十三代传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
目前,公司在全国参与管理的茶园基地80000多亩。现有西坪和龙门两大加工厂,总建筑面积 6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6000吨,其中龙门加工厂拥有目前国内最具现代化的乌龙茶铁观音精制生产线,第五代全球样板化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和HACCP体系认证、QS体系认证等十大认证;公司是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泉州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等等。
公司于1998、1999、2005年三次荣获铁观音"茶王"称号,创100g茶王拍卖4万元和7万元的新高。"八马"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工商总局认定), “八马”荣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八马茶业是5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伙伴,出口乌龙茶中国三强,在国内开设有连锁店(柜)900多家,位居全国内资茶企第二铁观音第一。2012年公司排名中国茶叶行业六强,连续四年居福建省首位。
八马茶业的品牌定位为商政礼节茶,目标消费群为成熟成功人士。八马倡导健康饮茶的生活理念,并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清新舒适的茶叶购买体验。在八马专卖店,您可以享受 "专卖店头等舱"的服务理念和雅致的享茶空间。八马茶业经营的产品有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名优绿茶(龙井、碧螺春)、名优红茶、普洱茶、茶具、茶食品等系列产品。
企业进行“两化”融合相关项目建设取得了以下效益:
(一)第五代乌龙茶连续化智能化精制生产线项目效益
实现连续化、智能化、精制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达到年产乌龙茶3000吨生产量,生产线机械化程度达到90%,每吨乌龙茶的生产成本降低了30%。
(二)全球化集团管控NC-ERP企业管理软件系统效益
实现服务于企业的加盟商业模式、以高精度的市场销售管理与行政人事管理、仓储物流管理等。
(三)企业OA项目效益
实现各部门办公自动化、无纸化、高效快捷、绿色环保办公。
(四)乌龙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项目效益
实现茶园到茶杯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让生产每个步骤都能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消费者追溯查询。
二、“两化”融合项目建设背景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茶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我们的茶叶的销量也逐年大幅的攀升,现有的第四代生产线经常满负荷生产,但是生产量还是无法满足销售需求。建设第五代生产线,能满足销售需求量,连续化、智能化、精制生产、机械化程度到达90%,可减少原料损耗、节约生产成本。
由于领导层的战略决策、集团战略管控、内控与风险管控、财务管控、供应链管控、人力资源管控、资产管控、研发与品牌管控的需求,经可行性以及相关调查决定上线用友NC-ERP系统。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未来的大趋势。面对如何提升办公效率、减少行政开支、办公自动化、无纸化、迅捷、绿色环保办公,上线OA系统帮助企业解决了这些问题。
八马茶业为了实现茶园到茶杯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决定建设可追溯体系系统让生产每个步骤都能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消费者追溯查询。让消费者能清楚茶叶的生产步骤以及过程,喝上放心安全的茶叶。
三、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和内容
(一)建设现状
1.企业与集美大学、安溪韵和机械合作,共同研发第五代乌龙茶连续化智能化精制生产线。将于2013年6月投产。
2.企业与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了适合我们公司的企业集团管控NC-ERP管理系统,于2009年底已经上线。
3.企业与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合作,引进了网络智能化办公系统(OA),与2011年5月上线。
4.企业经批准引入国家农业部乌龙茶可追溯体系,于2009年10月通过验收。
(二)建设内容
1.第五代乌龙茶生产线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专题1. 环保节能高效浓香型铁观音烘焙技术的研究
根据不同产区、级别、树龄等铁观音产品的差异性,合理拼配,并借助浓香型铁观音传统的工艺技术特点,研究应用微波、电磁等环保节能加热技术,结合炭火烘焙技术,克服传统的设备升温较慢、能耗大、效率较低等缺点,达到均匀、快速加热,提升茶叶品质,延长保质期,实现浓香型铁观音的烘培节能化高效化。

主要创新点:
1)在原材料选择改变传统单一类别
2)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机械实现传统烘焙的机械化与节能化。
专题2.铁观音智能化拣剔技术研究与示范
2.1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铁观音拣剔技术主要针对拣梗、拣杂两大技术用其所涉及的智能升级装置展开研究。通过开展对铁观音产区茶叶拣剔设备市场调研与分析,总结不同类型拣剔设备的运行差异与性能优劣,改进铁观音拣剔设备;通过优化供料系统、筛分系统、传输系统、出料系统的设备组合,大大增强一次投料数量与运行效率,提高毛茶拣梗效率;通过合理联接拣梗设备与去杂装置,使拣梗、去杂两大系统一体化,建立数字化拣剔参数体系,实现拣剔工序连续化、自动化运行,确立集机、电、气动、光于一体的最佳设备组合,尝试实现机械设备智能化运行,达到拣剔工效高、质量高、成本降低的加工效果,解决以往茶叶拣剔质量和工效不足的缺陷。
2.2创新点:
改进茶叶拣梗机械和拣杂设备,优化设计开发拣梗拣杂综合装备建立完善可操作性参数体系,实现乌龙茶高能拣梗与高净剔杂,达到智能化、清洁化、规范化加工。
专题3:全自动茶叶匀堆装备开发与配套技术应用
3.1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1)具有自动开堆装置的茶叶匀堆槽的开发
在乌龙茶匀堆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行车式茶叶匀堆机,由多格拼合斗、斗带式升运器、行车撒茶带等组成,拼合斗的格数与大小由每批匀堆的数量而定。作业时,将待拼配的各档筛号茶,经斗带式升运器输送至匀堆机顶部的行车撒茶带上,行车沿多格拼合斗纵向来回运动,撒茶带上的茶叶不断均匀地一层一层铺落在各格拼合斗内。全部茶叶铺完后,分组开启拼合斗的出茶门,使茶叶落在下方的平输送带上,向一端送出,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如一次混合仍欠均匀,可再重复一次。
上述拼合斗呈上大下小的锥形,出茶门即开堆门位于拼合斗的下方,开堆出茶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效率低而且不卫生,并且茶叶混合不均匀。
具有自动开堆装置的茶叶匀堆槽,该茶叶匀堆槽的一侧设有出茶口,该出茶口枢设有一开堆门,该开堆门连接有可使其翻转而使该出茶口打开的气缸,该开堆门内侧设有一与该开堆门平行的横向转轴,并设有驱动该横向转轴转动的电机,该横向转轴上设有与其垂直的径向搅拌棒。
具有自动开堆装置的茶叶匀堆槽将传统的锥形匀堆槽改为平底匀堆槽,将传统的底部出茶方式改为侧边出茶方式,使茶叶混合更均匀;它还将传统的人工辅助开堆改为自动开堆,提高生产效率和卫生程度,并在开堆门内设置搅拌棒机构进一步使茶叶混合更加均匀。
2)全自动茶叶匀堆机的开发
茶叶匀堆机是将经过精制加工后的各档筛号茶按照比例混合成符合标准样的成品茶的设备,主要包括联合式茶叶匀堆机、行车式茶叶匀堆机、撒盘式茶叶匀堆机、滚筒式茶叶匀堆机、自动拼配式茶叶匀堆机、箱式茶叶匀堆机和筒仓式茶叶匀堆机,其中行车式茶叶匀堆机使用较多。
行车式茶叶匀堆机在匀堆时使用的小行车撒茶带使茶叶均匀撒落,小行车撒茶带的撒落方式不均匀;匀堆的容器采用斗式储料桶,上进料,下出料的方式,也不是很均匀;匀堆时采用人工实时控制,开堆时采用了人工辅助的方式,这样效率低,也不卫生。
全自动茶叶匀堆机,包括输送装置、小行车、匀堆槽以及控制各部分自动工作的控制装置,该小行车可来回移动地设置于匀堆槽上方,并且该小行车设有可将茶叶向下撒的撒茶带,所述输送装置的落料端位于小行车的撒茶带上方,所述小行车下方、匀堆槽上方设有可来回移动的大行车,该大行车也设有可将茶叶向下撒的撒茶带。
全自动茶叶匀堆机,主要克服现有行车式茶叶匀堆机匀堆不均匀的缺点,使茶叶混合更加均匀;同时,其各部分可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卫生程度,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匀堆拼配技术研究
匀堆拼配是茶叶精加工技术措施之一。毛茶经过精制,分出各种不同的筛号茶。把这些不同品质的筛号茶,对照标准样,按比例严格选配,进行拼和,使各级产品品质符合规定要求。拼好的成品,要外形一致,色泽调和,上、中、下段拼配比例适当。在保证外形的前提下,要保持各级成品茶相适应的香味和一定的级距。拼配时,先试拼小样,认真对样审评,力求各项品质因子都能符合标准样要求。小样经预检合格后,根据小样拼配确定的比例,匀堆装箱。匀堆后的大样,再扦样审评检验,如各项品质因子合格,即可封箱。匀堆目的是把各筛号茶按比例混合均匀,使成品茶品质水平一致。
通过全自动茶叶匀堆机的使用,研究全自动茶叶匀堆机的效率以及匀堆拼配后茶叶的均匀程度。最后,匀堆拼配的成品需经进一步检验,合格后装箱。
3.2 技术路线:
1)全自动茶叶匀堆机研究
■探究全自动茶叶匀堆机工作机理
■全自动茶叶匀堆机运行方式
2)具有自动开堆装置的茶叶匀堆槽研究
■探究自动开堆装置的茶叶匀堆槽工作机理
■自动开堆装置的茶叶匀堆槽运行方式
3)半成品茶品质调节技术研究
■半成品原料的等级、季别、产区的调剂关系
■半成品路别品质调剂
■半成品身骨调剂
4)成品茶质量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成品茶质量差异的相关因素
■成品茶常见品质缺陷及纠正技术研究
5)成品茶拼配技术研究
■成品茶拼配技术要点研究;
■成品茶拼配技术方法
6)现代化出口茶叶拼配技术研究
■出口茶叶拼配技术演变分析
■适合现代化出口茶叶拼配技术研究。
3.3 创新点:
1)全自动茶叶匀堆机各部分可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卫生程度,并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自动开堆装置的茶叶匀堆槽将传统的人工辅助开堆改为自动开堆,提高生产效率和卫生程度,并在开堆门内设置搅拌机构进一步使茶叶混合更加均匀。
3)针对市场需求,提出适合现代化出口茶叶拼配技术。
2.用友NC-ERP全球化集团管控系统
用友NC技术领先,NC集中体现了当今最新技术架构, NC是以企业业务信息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为基础,以业务过程控制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应用运行平台;是基于模式化和提供可视化建模工具的开发平台;是开放的、基于SOA、支持多种集成方式的系统集成平台;是统一的支持JMX的系统管理平台。是国内第一家提供“安全搜索”和支持企业云计算的管理软件。
3.管理网络化-智能网络办公系统OA
上线后已经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高效快捷、绿色环保办公。

四、“两化”融合建设取得的实效
(一)管理水平上
通过管理网络化,职员可以有效地安排工作,主管可以实时查看职工工作内容并可以对其安排工作。审批流程电子化、快捷化。建立内部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可以即时交流以及公告通知,文件共享平台等等。智能网络办公系统上线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成本控制上
NC-ERP财务核算系统对相应的成本进行核算,通过数据采集可判断改善各个环节不合理部分,OA上线大大降低了办公成本,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也等于相对应的用工成本的降低。第五代乌龙茶连续化智能化精制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达到年产乌龙茶3000吨生产量,生产线机械化程度达到90%,每吨乌龙茶的生产成本降低了30%。
(三)生产管理过程上
NC-ERP相应模块,可进行计划生产安排,合理有效的整合用工、原料以及相应部分资源。第五代乌龙茶连续化智能化精制生产线项目,生产线机械化程度达到90%,可很大程度减少误差。OA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任务进行安排以及相应的信息沟通。
(四)仓储、销售上
NC-ERP在仓储存,精准实时的库存数据,对相应的产品调度部门是非常关键的降低库存率是仓储系统的核心。销售上NC有数据报表生成系统可提供准确的数据,到营销以及决策层进行分析和做相应的工作安排。
五、“两化”融合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要的,比仅仅是适应时代的需求,对自己自身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特别是制造型企业对“两化”融合,工业化、信息化有效结合更是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增加一些必要的设备以及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仓储、销售都会有很大的提升,信息化程度高可以提高工作以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用工成本等等。自从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来从初期的几台办公PC到现在几百台PC、从初期的没有专业的机房到现在有专业的机房、从手工帐到初期的电子帐在到专业的企业ERP管理系统、从人工审批流程到现在的办公网络化,这些给企业的大环境和核心竞争力都是很大的提升。我坚信在现有的条件下再把企业的信息化的做合理的规划,并进行相应的部署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很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