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福建19篇优秀论文入选《中国CIO文集》
作者:山山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05日 点击数:


2006年12月26日,颁奖活动结束后,中国信息协会有关领导同参会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合影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步入成熟期。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外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子政务项目建成后的运维,实际是国有信息化资产的管理体制和投资效益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国有信息化资产的管理效能,创建完善的电子政务运维服务和评估体系,是电子政务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信息协会信息主管(CIO)分会和于12月26日在北京举办“2006年中国CIO大会”,共同交流和探索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信息化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和运维模式选择的问题。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对电子政务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丰富的思想成果。福建CIO分会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2006年中国CIO大会”——“2006电子政务最佳运维服务机构20强”、电子政务有奖征文颁奖典礼以及专题论坛活动。
本次活动全国首发了《2006·中国CIO文集》 。《中国CIO文集》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ISBN7-80140-525-0/D·238)共入选福建优秀论文19篇,包括:

一、电子政务的体制、战略与人才(1篇)

创新组织管理体制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厦门市电子政务体制创新实践思考

…………………………………………………………………………………………申同忠(145页)

四、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篇)

省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实务初探……………………………………………潘 (349页)

六、新农村电子政务建设(2篇)

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陈金梓(392页)

坚持闽东特色发挥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作用………………………………………李庆星(395页)

七、地方电子政务研究(福建篇-15篇)

用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助推力………………………………………………………………………………………邵玉龙(415页)

加快CIO社团发展,推动CIO职业化…………………………………………………谢 (419页)

充分发挥数字福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重要作用…………………………郑昭和(422页)

福建省环境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研究…………………………陈一安 黄启崴(427页)

县(市)级电子政务实施方法论探究——“数字武夷”电子政务建设案例分析……………………………………………………………………………………刘德水(430页)

福建省“金财工程”建设若干问题对策思考………………………………………翁惠明(435页)

融资租赁在泉州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王碧江(437页)

浅谈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陈铁红(439页)

党政机关内部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钱尤菁(442页)

推进气象信息化进程,服务海西经济区建设………………………………………陈自力(444页)

福建省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有关问题研究………………………………………肖 (448页)

从全省政务网在海西中的作用看完善政务网络运维管理体制的必要……………陈伟日(451页)

加快“数字莆田”建设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王秋洪(455页)

政府信息化理念与“一把手”工程探索……………………………………………丁伟龙(458页)

关于我省建设统一电子政务外网必要性的分析……………………………………阙天豪(461页)

有关《中国CIO文集》的最新目录和征订单详见:

http://www.fjcio.org/article/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17

学习是取得电子政务后发优势的关键
摘自:彭维民的新浪博客

对“马太效应”这件事,我们都知道,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对于“一穷二白”者来说这既是压力,更是现实,也是发展的机遇所谓“后来居上”、“后发先至”、“事半功倍”说的就是这种后发优势。

以信息化和电子政务这件事来说,一方面,对经济和科技发达地区来说,信息化对业务和产业的拉动是加速的,而且,每一项的信息化投入的效益也明显大于欠发达地区,所以,在国内信息化的过程中确实存在“数字鸿沟”的扩大的现实。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发达地区信息化的经验和教训,对后发的信息化应用部门来说,也是一个实现后发先至的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中,学习的成本或学费一直很高,如果我们只看到发达地区和强势行业部门信息化强势的一面,而忽视其高学习费用,或者说,只看到其投入大,高产出的一面,而忽略其大投入给后发的信息化应用部门带来的低成本的学习机会,而妄自菲薄的话,那就太遗憾了。

从别的地方,别人的大投入中找到低成本的学习机会,发现信息化的捷径和小投入,大产出的路径,正是欠发达地区实现有效益的信息化的机会所在。

虽然中国已有了20多年和平与高速的增长,但毕竟泱泱大国的不平衡发展是现实,对于这些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来说,要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战略和以信息化来推动服务型政务的变革,不断学习,向先进学习,才是取得电子政务后发优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