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需要“信息化”?
作者:
王永强 来源:
AMT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30日 点击数:
自从信息高速、信息宽带从计算机实验室走向社会生活以后, “数字”的格式化程序就在传统领域发起了“城市包围农村”的战役,所谓“信息化”就是这样一种运动。
哪些是信息化的急诊领域?或者说应该成为信息化应用的核心领域呢?
按照信息技术与管理的特点判断(已被证明), 需求最强烈、应用的价值最高的领域是:
依次为电信、金融、公共事业、政府部门。而普通企业级应用并不是信息化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对于数字化的成本和性质来说, 值得重金打造的应用主体应具有如下特征:
--- 经营与服务地域、客户的范围广大
--- 有海量数据和客户请求需要处理
--- 数据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共享
--- 有海量的数据需要传输
--- 业务活动的效率瓶颈在于数据的实时交换
--- 有海量的基础数据需要长期保存和高频率查询、更新
--- 有众多的终端或“用户界面”操作数据库
--- 数据交换有安全、稳定的网络保证
--- 数据有在更大时空范围内进行集中的需求
--- 数据规范化程度高
据此,我们首先注意到两大经营“数字”的行业--- 电信和金融。因为这两个行业只需将数字转换(A/D)成电子数据就等于上了“信息高速”,享受信息化所带的好处了;公共事业和政府部门, 有更多信息需要共享、收集和实时处理, 有最多的客户需要及时服务,以此提高公众形象和满意度。
信息化在这些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
一是信息高速的成本,服务于客户和提供方的双方,可谓真正的信息与服务的高速,而不是像一般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限制在企业内部,甚至是少数部门内部;二是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数据量是巨大的,数据的处理成本(保存、备份、更新、传输、查询等)在这种方式下显得微乎其微;三是共享范围、实时的速度也是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四是与INTERNET网相结合, 真正消除了时空感,应用体现了“远在天边,近在咫尺”的时代感。
相比之下, 处于成长中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可以说就是Excel 表加上 Access 级别的应用,超大型的企业,尤其是MNC(跨国公司)才能有重金实施信息化系统的回报。难怪国际软件巨鳄都把赌注压在这些高端,特别是一些软件公司一开始就得益于这些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