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开放原代码所引起的经济、社会变革
作者:末松千寻 教授 来源: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28日 点击数:

末松千寻 教授

开放原代码(open source)的普及正在加速进行。开放原代码是开放原代码组织(Open Source InitiativeOSI)所下的一种关于软件的定义,严格说来并不能适用于软件以外的事物;但它的基本思路在经济与社会面也广泛地有着共通性。开放原代码仅在软件世界引起的冲击就已无法估计,而其影响看来已经广泛地超出软件业界、并转而发展出了经济与社会面的形式,我们可以用“信息革命”这个已被过度使用的名词来形容这种状况。但是,包含许多知识份子在内,仍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不实际、或难以理解的东西。本文即是从开放原代码“并非不现实的东西”、“它所引起的变化将会延伸到我们身上”、“是一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角度来强调它的普遍性、做进一步的讨论。

新策略:开放原代码在竞争中扮演的角色

1.软件界的开放原代码策略

强烈活性化的价值生产活动

开放原代码自从1995年在网际网络上登场以来,一直以极快的速度适应着外界的变化,瞬间在世界上普及开、并发挥其竞争力。也因此能够与一些在历史上有着一席之地的的世界级独占企业不相上下地相互抗衡(在如通用汽车公司、花旗银行、Wal-Mart等世界级的大企业之中也引起了震撼)。这是种和既有对竞争策略的概念完全不同的观点。为了寻找其发生的背景,我们首先必须从近年来受到注目的“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观点来加以探讨。

我们已经相当了解在信息、构想、软件的世界中,复制的成本几乎为零。除了贩售产品、增加营业额的目标以外,由于交易成本的比例和传统产业比起来急速增加,因而实行下降此成本的策略与构想也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交易成本是产品与服务的交易过程本身、亦即从卖主传递到消费者之间所消耗的成本。例如:通讯所需的网络连线、产品与买卖双方信用信息的交换,并由其中互相了解以至于交涉与订定契约的过程、订单的收发、所有权的转移与实体上的移动、附加服务、检查、问题处理等一连串过程中消耗的成本。当对象居住于地球另一侧时,整个交易过程无疑地将会有庞大的消耗,这就全部是交易成本。在产业以生产汽车等重机械为中心的时代,交易成本是压倒性地小于生产成本的;但在今日的产业活动中,交易成本改变了原有的地位并急遽增加。该如何处理,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虽然由于网际网络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从没有像现在一样能够这么轻易地相互交易,实则也是由于有各式各样的技术在它的基础上开发、累积出来的缘故。例如亚马逊网络书店(Amazon)以及拍卖网站等电子市场(e-market place )使得人们可以每天和这个世界的其他角落进行交易,这样的事在10年前仍然具有太高的成本,是无法实现的;又如InnoCentive公司为了解决研究开发药品的问题,设置了可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交换信息的网站;XML是一种用以让计算机读取网络文件的记述标准。这些世界各地的发展加总起来,才使得交易如此划时代地容易。

前文花了相当的篇幅来叙述背景,而开放原代码就是无数用来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之一;它的效果获得了压倒性的成功。开放原代码所带来的交易方式和过去最大的不同处,除了软件本身的使用价格为0之外,更重要的是将契约、订单的交涉、互相了解等过程显著地简化了(此外也大幅削减了通讯、信息的发送与搜寻、互相了解、附加服务等双方接触所需的成本),最后产生了这种几乎没有交易成本的结构。本来随着时间的经过,竞争会使得这些成本逐渐降低;自由软件的思想则在一开始就大胆将其削减掉。开放原代码,就是用来实现这种概念的方法。

交易成本的下降使得交易的进行成为相当容易的事。由于无论进行几次交易都不会有太大的消耗,使它像连锁反应般地扩大了。于是软件开发者所设计的软件开始自由地被传播、改善、附加至其他产品,接着又被其他开发者使用、改善、传播,如此持续下去。

这样的影响效果互相加乘,使得附加价值爆发般地扩大,产生了从前述的状况也无法想像的强大竞争力。

标准化策略的决定版

自从微软(Microsoft)在市场上取得独占性的胜利以来,标准的获得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标准化在竞争的胜负中将占有关键性的地位、并带来下列的现象:

〔购买的集中〕
关于企业与产品的信息,无论再小也能够瞬间散布到世界各地。而且能够在这个可从任何地方进行交易的网络世界里,将世界各地的购买行为集中在同一家公司。

〔上下的相依性〕

活用过去的平台进行开发,在旧的基础上展开新的工作。贩售出一次的平台就能够半永久地继续贩售下去。

〔左右的连结性〕

平台上的模组群可以此平台为界面,互相联络、连结。使用者若更换使用的平台,必须付出大量的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

这些现象带来的结果,是一时每个人都梦想着成为第二个微软、因而陷入了无止境的标准化竞争泥沼中。所有人朝向同样的目标,使得标准化竞争达到了饱和、并收敛为两个策略:其一是为了获得市场占有率(标准化)而极端降低价格;另一个则是采取协同活动以获得占有率。Java在这方面可以算是先驱,现今和网际网络相关的技术也几乎都在上述两个方向有所发展;此外,我们也须注意它在IT相关领域以外所产生的影响。

联合授权(Patent Pooling)使用在MPEG21997年)、次世代DVD1998年)、3G手机(1999年)上,获得相当程度的成功之后,为了能进一步应用在一般企业的产品开发活动中而继续发展。这些大型产品由于采用了许多企业的研究开发成果,其中包含了无数的专利;若不为了开发产品而互相利用,就无法产生这样的成果。在这之前的交互授权(cross license)模式都是两个公司之间的流通,而联合授权则更宽广地集成所有专利,并以最低限度的版权费用使其在持有相关专利的企业之间自由流通。

由于生物科技领域的技术流通迟滞,引发美国专利局为了强化国家政策、促进专利的流通,在2000年发表了联合授权白皮书(White Paper on Patent Pooling )。在日本,联合授权也被视为实现“知识财产立国”的方法之一,为公平交易委员会所采纳。

但是联合授权的成立在于将专利授权以“低价格”开放,对此,企业也必须相应地得到回馈;我们对开放原代码也有同样的问题:究竟它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目前一般的论点认为,其中之一是取得所谓的首动优势(first-move advantage,领先其他竞争者开发出新产品、并在价格下滑之前获得足够的利益)、站上开发新产品的领导者品牌此一地位。

另一方面,在处理搭便车(free rider)等数个和产业化有关的难题时,联合授权和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的态度也有着互补之处;而对于大量普及(伴随着价格快速降低)可能需要相当时间的问题,开放原代码在产业方面的成功是相当值得讨论的;这也是由于开放原代码对商务与共有部分的划分相当清楚的缘故。开放原代码应用在产业上时,其着眼点并非生产成本,而是除去所有的交易成本。具体的内容为利用展示、说明、订单处理、会计、产品运输或传送、维修、客服、调整、谘询、教育、演讲,以及由此建立的品牌形象的各种应用。另外由品牌建立起的可信度也具有巩固消费者信心、润滑交易进行的效果。上述各项的实行方式,最终都能够带来降低交易成本的结果。

简单地说,因应不同的环境而针对开放原代码所设计出的新策略,已经完成了。

超越软件

开放原代码的竞争策略

各式各样的发展

在软件产业中发挥了功能的开放原代码活动,也继续在其他相关产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下的例子显示开放原代码式的协同工作所带来团体创造活动的普及化。

开放式课程(OpenCourceWareOCW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在2002年提倡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日本广为传播,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都已经开始推动日本版的OCW计划。本来学术界在研究方面就已经是开放式的;而此计划则进一步将其推广至教材上。

事实上,在日本之前中国就已经对开放式课程展现积极的态度,但并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相当迟缓,因此和其他的电子化学习一样,中国正以国家资源积极推动中国版的开放式课程计划COREChina Open Resources Education)。这是个将麻省理工学院所有教材中文化的计划。

开放式内容(open content

开放式内容是将开放原代码的概念应用在各式各样的内容上。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Wikipedia线上百科自从2001年开始活动以来,日文版已经有了13万以上、英文版有67万以上的条目,被使用超过200种语言编写。Wikipedia的授权方式为GPL FDL

Wikipedia的成功,触发了各式各样开放式内容计划的产生。这种协同式知识库非常具有发展的潜力。

WikiWiki

WikiWiki(一种用以辅助进行开放式活动的软件)这种可以免费下载的软件,使得上述的协同式内容创作活动变得比早先能够想像的还要容易。某创投公司以此让全部员工使用,在创业后的两周内完成的内部文件达到数千页;执笔者也因共同写作而受到奖励。这是协同式开发业务从基层展开的一个典型例子。事实上,在企业的人事制度中360度评价的普及,显示出协同活动已经相当受到重视了;WikiWiki就是一种可以有效帮助实现这股潮流的软件。

Avalanche Corporate Technology Cooperative

这是个本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由Cargill CorporationThompson Legal & Regulatory Best Buy等七个公司所组成,以共有商务用途软件为目标的合作社(cooperative)。

由于受到开放原代码的影响,行事风格也以此为中心。在他们的网页中提到,这是一种“从公司的地下活动,转变为实际上对经营有所助益的活动”。

CE Linux Forum

为了在消费型电子consumer electronics领域中推广Linux而成立的CE Linux Forum松下电器与Sony主导的一个针对开放原代码的开放式活动),是一种将企业间的平台资源共享、开放原代码化的活动因应于嵌入式软件急速增长的开发需求而利用开放原代码来协调两个集团的想法。双方的负责人基于开放原代码的概念提出的这些想法,带给其内部相当大的震撼;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两个有着激烈竞合关系的公司,竟在内部的各部门资源共享之前,就已经实现了竞合企业间的协同活动。嵌入式软件的地位介于硬件与软件之间,能够高度承载转移自硬件的附加价值;虽然一般认为开放原代码是针对软件与形式内容所使用的观念,终究它也渗透到了硬件的世界中。

创用CCCreative Commons

创用CC是以史丹佛大学教授Lawrence Lessig为中心所推动的网络法规及其他知识财产相关运动,试图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以达成促进知识财产流动此一目标。由于受到自由软件的成功所启发,它所考虑的并不只是权利的开放,同时也延伸到确保权利的手段,并广泛而有系统地函括了开放原代码的概念。的开放式课程所采用的授权方式,就是创用CC

开放知识财产的权利与平台的整备

随着网络产生,知识财产的流通性大大提升(这其中包含了未经授权的复制等不合法的行为);而上面CC,就是由一股保护既有著作权的制衡力量所衍生出来的。在开放原代码的活动之间所共通的,是由所有权的开放(而非限制)所带来的知识财产自由流通、活性化,是一种能够使社会繁荣的网际网络化思想。

在知识财产的所有权开放同时,由于在流通的平台上整备产品所需的交易成本大幅下降,满溢的知识财产使得人们的创作活动变得活跃。由此产生一种将信息衍生出的信息(评论、延伸信息、建议等)集中起来、最终使得利他的行为转而成为利己的逆转构造。

如果至今仍旧对开放原代码有着“但是,到底要怎么样产业化呢?”这样的疑问,那么可以想像一下以CC授权公开儿童导向的卡通角色,它们的知名度与曝光程度将会有飞跃性的提升;而著作者由于巩固了名声与品牌形象,在业务上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产品内容也容易获得市场的独占(标准化)。如此和软件相同的机制已经实际发生过许多次(迪士尼、Thomas火车、面包超人等)。长期来说,如同在软件上会发生的情形一样,角色的价格也会大幅降低。

新哲学:从信息化社会的崭新价值观来看开放原代码

开放原代码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利他的行动;而在其背后寻找利己的欲望,容易因此陷入利他与利己如此二元对立的框架中。事实上,人类并非完全利己的生物、也不是完全利他的生物,这两者本来就是同时存在于人心之中;了解这种由利他的行动到利己的获益之间的价值观,是有必要的。例如:“为了获取名声而捐款”,究竟是利己或利他的行为?而“匿名的捐款(为了满足本身宗教的价值观)”又如何?“为了提升企业品牌而重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如何?为了自己所处的团体而牺牲奉献(例如基本教义派对独占企业进行的团体示威活动),是利他的行为吗?极端地来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博爱主义者(例如德蕾莎修女),也无非是为了自己的满足感而行动。

无论对利己或利他来说,包含利他行为在内的协同活动都是相当重要的环境;标准化活动就是由这样的理由而开端的。

对于开放原代码的主张,有特别强调利他行为的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 、以及为了利他的结果而容许个人采取利己行动的开放原代码组织(Open Source InitiativeOSI)。前者为追求理想、后者则采取现实路线,虽然两者走的路不同,但两种观点都有必要;而长期的目标则是相同的。开放原代码组织为了实行理想的需求,以更接近现实(减少了利他目的的行为)的价值观提出了“开放原代码”的定义。这也是由于若采取强硬的态度而忽视现实并无法实现理想。因此在推进到“协同式社会”(尊重协同行为以及其他以此为目的的利他行动,此种价值观)之前的过渡期,采取和现况折衷的做法。

虽然以上都是相当合理的想法,我们仍然想要检视看看它的实效如何:在协同式软件开发计划中,采用的授权方式具有FSF思想的约占全部的80%,而这个比例近年来还在缓慢增加(根据SourceForge.net的资料)。这至少代表了FSF思想在现今的程式设计师中并没有被否定。不过,此后的协同式创作活动将从程式设计扩展到整个社会,这种现实路线的存在对我们会有很大的意义。例如创用CC,就是一个全面地函括了所有权的体系。

开放原代码思想在展开如此深远的发展之后,将可能成为在地球上开启大规模协同活动的契机。也许此后,将能和“对地球更好一点”、“节省资源、回归淳朴生活”(Mottainai)等崭新的价值观结合,产生更进一步的发展。由标准化与模组化所衍生出的的资源再利用为协同(反竞争)的价值观带来进展,软件与知识财产的活跃降低了人们对物质的依赖,崇尚奢侈、浪费资源与能源的价值观逐渐淡薄,这些现象明显地将会抑制资源的消耗,超越国家、民族、宗教,在族群中扮演轴心的角色;旧有的摩擦也可能因此获得缓和。

结语:

开放原代码带给日本的影响

如前述的各项原因,开放原代码敏锐地带有信息化社会的特质,因此在软件领域以外也有了大幅的发展。由于网际网络的发达,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流通,“信息革命”这个概念一度被过度炒热、以至于泡沫化,人们也遗忘了当初曾有的感动。今日的信息科技已经不再像当年那么令人趋之若鹜了。但是,和一般人的想像不同的是:这个和产业革命可以相互匹敌的信息革命,并不是一种革命。所谓的信息革命,事实上是建立在许多前人打下的基础上、并由开放原代码这个契机所偶然引发的现象。开放原代码之于日本,可以说是第二、三次的开国革新。知识本身显然地几乎并不具有任何价值,而重要的是另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概念:智慧就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现象的分析、归纳,这样的逻辑思考;当那些固执遵守既定模式的人们(通常也是既得利益者)感到困扰时,年轻人的时代就到来了。

而由网际网络、开放原代码、信息革命所共同描绘出的真正革命,就在这里了。

●本文转载自“Linux放原代白皮2006”一中的内容。

开放原代码的模式成功地大幅削减了交易成本

开放原代码之于日本可以说是第二、三次开国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