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陈伟:新农村背后的有为之手
作者:李黎 翁美飞 来源:信息周刊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17日 点击数:




陈伟认为,即便是相对贫穷的农村,要想实现跳跃式、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也不可或缺。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陈伟非常注重基层调研,近期前往江苏、黑龙江、广东、河南、山东、河北等省进行了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实地调研,陈伟最强烈的感触是,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息化都大有用武之地。


《信息周刊》:目前,信息产业部(下称“信产部”)采取了哪些重点措施,来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

陈伟:信产部主要有四项措施。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我部即将成立信息产业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同时,我部也积极与涉农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促进资源共享,推动建立涉农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共同推进的部际协作联合推进机制。此外,我部还积极建立部省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务实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第二,加强政策法规的建设。这包含了三方面的工作:首先,争取在两三年内制订、推出《农村信息化条例》,把农村信息化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其次,在一些资费政策上,比如农村通信资费,力所能及地向农村信息化倾斜,目前我部相关司局正在进行有关调研。最后,在码号和频率资源的分配上,确保农村信息化的需要。

第三,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引导资金的投入,拓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资金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和企业参与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建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和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财政向农村倾斜,据此,信产部也希望通过努力,争取建立农村信息化基金;三是将信产部的电子发展基金,向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项目倾斜。

最后,是试点示范,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我们正在组织起草试点管理办法,希望通过试点探索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规律,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

《信息周刊》:您自去年年底就任以来,就深入全国多个省份进行农村信息化的调研,您最推崇的农村信息化典范是哪些?

陈伟:简单地做概括和对比,似乎有失偏颇。不过,我在整个调研过程中确实有不少感受。比如广东农村信息化策略更加侧重山区,并通过五级信息服务体系来覆盖;政府将一共投入1.75亿元作为引导资金。

山东的特色是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让农村党员经常受教育,让农民群众经常得实惠。因为山东是全国农村教育试点省,他们的推广力度非常大。

四川省通过携手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下称“联通四川分公司”),充分发挥了电信运营商的长处,投入1,000万元建立天府农业网,覆盖1,000个行政村,平均每村投入只有1万元,为农民提供适用的信息服务。

还有不少其他省份,他们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都有创新性的模式,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全国各地的调研做下来,我最深的感触是,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农村,还是贫困的农村,信息化都大有用武之地,都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信息周刊》:中国农村具有覆盖广阔、居住分散的特点,推动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您觉得理想的实施模式是什么?

陈伟:我们提出的指导思想是“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更多的公益性事务和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政策和法律等相应的服务和保障。

而企业并不是慈善机构,它是市场化运作的主体。因此一定要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模式就是企业要提供农民买得起、喜欢用、用得好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来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像联通四川分公司在四川创造的模式就很好。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联通四川分公司提供农民包月短信费用只要3~5元。提供农民需要的信息,让农民普遍感到钱花得很值。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农民尝到了甜头,自然对信息化产生更强烈的渴望。

《信息周刊》:我们的采访也发现,一些聪明的信息技术提供商已经在农村找到了商机,并摸索出了一套赢利模式。在未来,企业打入农村市场时,政府是否会设立一些门槛?

陈伟:从目前来讲,凡是愿意为“三农”服务的企业,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都是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并没有设立什么门槛。

但是在下一步的农村信息化推进中,我们觉得有必要设立门槛,应该对企业有正面的引导和管理。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企业也需要调整心态,不要急功近利,要立足于长远。

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不足,所以需要政府来主导。尽管联通四川分公司的例子很有启示意义,但是对于他们发布的短信内容,同样需要各地乡一级政府盖章。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把关,一方面防止海量信息让农民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虚假信息坑农、害农。

《信息周刊》:根据您的观察,到目前为止,各地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和挑战?

陈伟:我们在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目前确实也遇到一些问题:第一,各部委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还不够。当然,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大力倡导部际协作,部省协同。

第二,还没有解决好“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是我们中国所独有。试想,城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起来都那么难,更别谈广大通信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农村了。对于许多经济基础不错的农村,虽然网络已经延伸到了乡、村,但之后怎么入户,怎么提供好的内容产品和具体应用来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我们做得依然不够。

如何从传输上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从内容上扫除“最初一公里”问题,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