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两化深度融合述评之四:共享资源 用好平台
作者:李佳师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6日 点击数:
中小企业总数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有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75%以上的城镇就业,以及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深刻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为突出。在用工成本上升、市场订单减少、融资难、税费负担较重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在解决好生存问题的同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中小企业的两化融合能力是有效的举措。

  中小企业两化融合工作一直以来就面临着意识淡薄、人才缺少、资金不足、难以分辨企业所需的信息化产品、难以选择合作的信息化产品提供商等难题,由于这些难题,中小企业两化融合之路一直走得比较艰难。在既缺钱又缺人、还缺信息化先进理念的中小企业中推动两化融合,应该善于运用平台,用好社会资源,通过整合资源和共享资源,通过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来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门槛,解决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市场开拓、投资融资、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

  以聚合资源为特征的IT消费化、服务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高度个性化和专业化的信息化服务提供了可能。IT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平台作为服务(Paas)、软件作为服务(Saas)等新业态的出现,让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不必一次性购买大量的服务器、网络、软件、应用,只需按需付费,就可以轻松获得这些信息化的服务。越来越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出现,为中小企业推动两化融合、推动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采用百度、微博进行互联网营销,用淘宝、天猫开展电子商务,用购买研发云、测试云的方式进行研发,用外包的方式来进行物流资源配置,自己更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变成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有活力的公司。

  工信部8月8日出台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核心就是要进行资源共享、引导平台建设,用好平台,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两化融合能力。《行动计划》提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一是要健全和完善社会化、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引导服务商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围绕中小微企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整合服务资源,完善平台功能,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鼓励电子商务服务商探索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融资等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示范作用,依托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

  二是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等各类资金的扶持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应用。鼓励中小微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创新业务模式,运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第三方外包服务促进基础和集成应用。

  有关专家认为,服务中小企业的两化融合是一个巨大市场也是一条巨大生态链,要做好这个市场,需要聚合资源和分享资源的平台化思维。这样的经营思路变化,不仅仅能够真正为中小企业带来专业、高效、低成本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也为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IT服务提供商,开拓更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思路。比如,很多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商,不仅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电子商务的营销方案,还因为拥有了中小企业交易数据而延伸出针对小微企业金融的服务,这样的聚合与整合的创新思路,不仅仅真正满足了中小企业需求,也为IT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