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之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相关政策文件一览表
序号 |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文件 |
相关规定 |
发布部门 |
1 |
全国 | 2016年7月 |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办发〔2016〕48号) | 普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积极培育众创设计、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打造新型制造体系。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2 |
全国 | 2015年5月 |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 | 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列为九项战略任务之一,提出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 | 国务院 |
3 |
全国 | 2016年5月 |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 | 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建立组织管理新模式。 | 国务院 |
4 |
全国 | 2016年12月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 | 组织实施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应用与推广工程,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加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依托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全面开展企业自评估、自诊断和自对标,建设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 | 国务院 |
5 |
全国 | 2016年10月 |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333号) | 将“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创新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列为七项主要任务之一,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持续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6 |
全国 | 2016年12月 |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16〕448号) | 贯彻落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提升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两化融合集成应用水平。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 |
7 |
全国 | 2016年12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信息产业发展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联规〔2016〕453号) | 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 |
8 |
全国 | 2016年12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升级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消费〔2016〕401号) | 加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行业标准建设和推广,支持重点企业适用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标准规范,开展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和两化融合典型示范工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9 |
全国 | 2016年12月 | 《工信部、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16〕397号) | 加强包装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建设和推广,推进信息技术向设计、生产、流通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等环节渗透。 |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 |
10 |
全国 | 2016年10月 |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333号) | 将“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创新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列为七项主要任务之一,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持续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1 |
全国 | 2016年10月 |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358号) | 全面开展钢铁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定工作,推进钢铁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2 |
全国 | 2016年10月 |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316号) | 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制定有色金属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细分领域标准、两化融合水平测度指标和评估办法,推进企业对标和示范推广。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3 |
全国 | 2016年10月 | 《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315号) | 深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建材工业应用,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4 |
全国 | 2016年8月 | 《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41号) | 加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行业标准建设和推广,支持重点行业制定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标准规范,在食品、家用电器、皮革、造纸等行业开展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和两化融合典型示范工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5 |
全国 | 2016年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的通知》(工信部信软〔2016〕123号) | 部署“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管理对标、评估诊断”等重点工作,提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重点区域开始全面推广普及,在引领企业管理组织变革、培育新型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现。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6 |
全国 | 2015年1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 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标准建设推广行动”列为首要行动,提出“到2018年,形成一套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1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500余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6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形成以管理标准促创新、促转型、促发展的新格局。”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7 |
全国 | 2013年8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的通知》(工信部信〔2013〕317号) | 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列为首要行动。要求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通用方法,建立全国性的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同时完善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相关标准。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8 |
北京市 | 2016年4月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推进“互联网+制造”的指导意见》(京经信委发〔2016〕26号) | 继续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分行业、分区域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树立典型示范。 | 北京市经信委 |
19 |
北京市 | 2015年12月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的通知》(京政发〔2015〕60号) | 支持行业联盟、技术服务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服务机构发展,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开展技术标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的创制服务活动。 |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20 |
北京市 | 2015年6月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北京市两化融合重点工作任务计划>的通知》(京经信委发〔2015〕29号) | 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贯标行动和达标评定工作,做好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相关工作。 | 北京市经信委 |
21 |
北京市 | 2014年5月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北京市两化融合重点工作任务计划>的通知》(京经信委发〔2014〕51号) | 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贯标行动和达标评定工作。 | 北京市经信委 |
22 |
天津市 | 2016年12月 |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拟定的天津市加快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6〕118号) | 依托中国两化融合评估服务平台,深入组织开展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对标和诊断工作。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式、扁平化、平台化的组织管理新模式,以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组织方式变革,推动企业培育和打造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23 |
天津市 | 2016年5月 | 《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16〕14号) | 加大对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广ERP、MES等系统应用,鼓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降低生产、管理、销售环节成本。 | 天津市人民政府 |
24 |
天津市 | 2016年4月 |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创新工作的通知》 | 深化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对标和诊断。组织企业每年定期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和同行业对标。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组织企业广泛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遴选一批市级贯标试点企业;加强对贯标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先考虑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主体申报国家和市级试点示范项目,逐步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作为项目申报的必要条件,推进形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的市场化采信机制;培育一批本地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服务机构,规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市场化服务和监管机制。 | 天津市工信委 |
25 |
天津市 | 2015年6月 |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拟定的天津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津政办发〔2015〕46号) | 加快建立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围绕推进万企转型升级,做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试点工作,推广普及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提升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 |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26 |
天津市 | 2015年4月 | 《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5年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津发改服务〔2015〕286号) | 大力推进企业深度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推进企业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升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功能。 | 天津市发改委 |
27 |
河北省 | 2016年11月 |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万家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冀工信企业〔2016〕428号) | 研究出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意见,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转型升级企业两化深度融合。 | 河北省工信厅 |
28 |
河北省 | 2016年8月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6〕39号) | 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工程,在150家行业重点企业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力争50家企业通过国家评定;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评定结果,加快形成市场化采信机制;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每年组织不少于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加评估。 | 河北省人民政府 |
29 |
河北省 | 2016年7月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导意见》(冀政字〔2016〕29号) | 组织重点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贯标和两化融合评估,培育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新型能力。到2020年,50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 河北省人民政府 |
30 |
河北省 | 2016年6月 | 《关于印发<河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冀制强省〔2016〕1号) | 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为抓手,引导企业加快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培育和打造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新型能力,促进战略规划落地、业务模式创新和组织管理变革。继续组织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加强贯标培训和交流,支持贯标企业申请评定。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评定结果,加快形成市场化采信机制。 | 河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 |
31 |
河北省 | 2015年 | 《河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 | 积极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 | 河北省工信厅 |
32 |
河北省 | 2015年11月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5〕42号) | 建立和完善两化融合支撑体系,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和行业两化融合标准规范建设。 | 河北省人民政府 |
33 |
河北省 | 2015年11月 | 《关于全力推进我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的通知》(冀工信信〔2015〕378号) | 根据工信部《关于加快推进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工作的通知》,布置首批首批和第二批试点企业贯标评定工作。 | 河北省工信厅 |
34 |
河北省 | 2015年4月 |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工业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冀政办字〔2015〕50号) |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 |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 |
35 |
石家庄市 | 2016年11月 |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石政发〔2016〕54号) | 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估工程,鼓励工业企业依托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在24家行业重点企业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力争6家企业通过评定。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评定结果,加快形成市场化采信机制。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每年组织不少于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加评估。 |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
36 |
衡水市 | 2016年12月 |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衡政办字〔2016〕184号) | 建立和完善两化融合支撑体系,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行业两化融合标准规范建设和整体解决方案推广,提升两化融合水平和服务能力。 |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37 |
邢台市 | 2016年12月 | 《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邢政发〔2016〕33号) | 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估工程,在重点企业中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体系应用促融合水平提升,培育和打造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新型能力;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评定结果,加快形成市场化采信机制;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 | 邢台市人民政府 |
38 |
山西省 | 2016年12月 |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16〕63号) | 加快制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的体系标准,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39 |
山西省 | 2016年12月 |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16〕64号) | 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在推进国家级贯标试点的基础上,开展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40 |
山西省 | 2016年10月 |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晋政发〔2016〕56号) | 继续抓好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行动落实,完善两化融合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41 |
山西省 | 2016年4月 |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的通知》(晋政发〔2016〕20号) | 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战略重点之一,推动大中型企业全面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42 |
内蒙古 | 2015年6月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作的指导意见》(内政发〔2015〕61号) | 面向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加大“互联网+”推进力度,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标工作。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
43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 2016年8月 | 《鄂尔多斯市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鄂府办发〔2016〕84号) |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标工作,引导工业企业实现生产全流程的互联网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改造升级。 |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44 |
辽宁省 | 2016年11月 |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6〕72号) | 健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贯标培训和监督管理,建设省级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平台,推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衡量、可提升、可管理,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 | 辽宁省人民政府 |
45 |
辽宁省 | 2016年11月 |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民营工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辽政办发〔2016〕120号) | 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发展。 |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46 |
辽宁省 | 2016年10月 | 《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 三年滚动计划(2016—2018年)》(辽政发〔2016〕70号) | 做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培育工作,申请国家支持沈阳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推动沈阳、本溪智慧城市建设。 | 辽宁省人民政府 |
47 |
辽宁省 | 2016年8月 |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55号) | 做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培育工作,培育更多的省内贯标试点。 | 辽宁省人民政府 |
48 |
辽宁省 | 2016年5月 | 《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 | 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积极组织国家级、省级贯标试点企业开展贯标工作并通过评定。加强人才培养、贯标培训和监督管理,优先推荐通过贯标评定企业申报智能制造、新一轮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到2020年,200余家企业开展贯标,1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由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向协同创新整体跃升。 | 辽宁省经信委 |
49 |
辽宁省 | 2014年11月 | 《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印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施方案>的通知》(辽经信发〔2014〕297号) | 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引领和促使企业有效推进两化融合建设,帮助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 辽宁省经信委 |
50 |
吉林省 | 2016年7月 | 《关于做好2016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通知》 | 遴选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 吉林省工信厅 |
51 |
吉林省 | 2016年4月 | 《关于吉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指导意见》(吉政发〔2016〕11号) | 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培育20户贯标试点示范企业。 | 吉林省人民政府 |
52 |
吉林省 | 2016年3月 | 《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吉政发〔2016〕6号) | 继续组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依托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明确对标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 | 吉林省人民政府 |
53 |
吉林省 | 2013年11月 |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吉工信信息化〔2013〕459号) | 按照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组织和引导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 吉林省工信厅 |
54 |
黑龙江 | 2015年11月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的通知》(黑政办发〔2015〕65号) | 鼓励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和高端制造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试点。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55 |
上海市 | 2017年1月 |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本市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17〕3号) | 将“加强融合标准引领”列为主要任务,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广工程,广泛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与对标引导,定量衡量企业互联网化水平,制定发布重点行业、区域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数据地图。注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智慧园区、电子商务等领域相关标准的融合,加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本市重点产业和中小企业集群的推广。 | 上海市人民政府 |
56 |
上海市 | 2016年9月 |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6〕80号) | 大力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建立和完善本市贯标服务认证体系。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推广工程。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充实贯标试点企业和服务机构,完善和规范贯标推进和评定服务体系;加强对贯标试点工作的政策支持,引导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等相关标准的融合发展。 | 上海市人民政府 |
57 |
上海市 | 2015年2月 |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市经济信息化委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沪经信推〔2015〕86号) | 要求制定上海市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相关引导政策,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培训和服务,加强贯标经验总结和推广。 | 上海市经信委 |
58 |
上海市 | 2014年10月 | 《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沪委办发〔2014〕31号) | 大力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指导一批试点企业完成达标评定,建立和完善全市贯标服务和评定体系。 | 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59 |
江苏省 | 2016年2月 |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的通知》(苏政发〔2016〕10号) | 实施“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推进计划”。全面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加快培育两化融合咨询服务机构,建立市场化贯标模式和机制。制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行业标准,重点建设百家贯标示范企业、千家贯标试点企业,组织万家企业对标评估。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60 |
江苏省 | 2015年6月 |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的通知》(苏发〔2015〕16号) | 推动大中型企业全面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加强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 | 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 |
61 |
江苏省常州市 | 2016年7月 | 《关于推进2016年度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估诊断工作的通知》(常经信信推〔2016〕206号) | 推动试点企业尽快启动贯标,引入工信部推荐的咨询服务机构,合力攻关,有效实现贯标目的,争取年内一批试点企业基本达到标准要求。推动各辖市区经信部门抓好区域、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对通过贯标评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向上争取资金奖励。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评定的企业,在申报资金支持和项目评定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于积极参评、认真填报数据的企业,在省市专项资金项目安排中将予以优先考虑支持。 | 常州市经信委 |
62 |
浙江省 | 2016年8月 | 《浙江省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数字浙江2.0”发展规划)》(浙发改规划〔2016〕515号) | 积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深化专项行动,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完善贯标评定线上线下协同工作平台,建立市场化贯标模式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宣贯培训和监督管理,建立贯标质量保障体系,推动贯标成果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到2020 年,全省通过贯标试点企业达300家以上。 | 浙江省发改委 |
63 |
浙江省 | 2015年4月 | 《浙江省经信委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方案>的通知》(浙经信信息〔2015〕170号) | 围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等11个主要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将是否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纳入企业评价主要指标。 | 浙江省经信委 |
64 |
浙江省 | 2015年3月 | 《关于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201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浙信办发〔2015〕6号) | 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作为推进“三名”企业、总部型企业、协同制造的龙头企业、绿色与安全制造企业、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销售产值10亿以上的大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建立一批示范企业,以点带面,滚动推广。2015年,新完成50家企业贯标咨询和20家企业评定,开展500人次以上的贯标培训。 | 浙江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
65 |
安徽省 | 2014年9月 |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安徽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实施意见》(皖经信推〔2014〕203号) | 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工业企业和行业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到2017年底,全省培育100家国家级贯标试点企业、500家省级贯标试点企业、1000家市级贯标试点企业和10家国家认定的贯标工作服务支撑机构,对于国家及省试点企业将在省两化融合专项资金中优先给予项目扶持。 | 安徽省经信委 |
66 |
安徽省 | 2013年11月 | 《关于印发安徽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3-2017年)的通知》(皖经信推〔2013〕257号) | 把“抓好标准建设推广行动”列为首要行动,配合工信部制定、实施、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做好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培育贯标咨询服务机构。 | 安徽省经信委 |
67 |
福建省 | 2016年12月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2016〕68 号) | 支持企业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贯标为牵引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构建开放式、扁平化、平台化的组织管理新模式,打造精益管理、个性化定制、供应链协同、精准营销等互联网环境下的核心竞争能力。培育贯标评定的市场服务队伍,指导企业本质贯标。健全面向互联网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两化融合评估体系,依托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推动企业开展周期性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与自对标。 | 福建省人民政府 |
68 |
福建省 | 2016年12月 |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6〕196号) | 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分行业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样板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69 |
福建省 | 2016年5月 | 《2016年产业补短板工作方案》(闽经信研究〔2016〕245号) | 持续开展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动员企业积极参与贯标试点,全年力争10家以上企业通过国家贯标评定。 | 福建省经信委 |
70 |
福建省 | 2015年8月 | 《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通知》(闽经信研究〔2015〕476号) | 扩大贯标企业规模,自行贯标企业通过评定后同等享受我省贯标评定的相关奖励政策;落实组织推动工作,各地经信部门将贯标工作与本地产业发展重点任务紧密结合;明确企业主体责任,依托平台积极做好贯标进度填报与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加大政策保障力度,设立省级两化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各地可安排相应资金政策支持贯标达标。 | 福建省经信委 |
71 |
福建省 | 2015年5月 | 《福建省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2018年)》(闽经信原料〔2015〕240号) |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发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机构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及评定工作;依托国家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全面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总结企业评估诊断结果,建立完善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稀土等分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测评体系及企业等级评定办法;探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的市场化采信机制。 | 福建省经信委 |
72 |
江西省 | 2016年10月 | 《江西省“十三五”信息化 发展规划》(赣工信信推字〔2016〕497号) | 发展一批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试点示范,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引导企业提升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各类新型能力提升。开展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到2020年,50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500家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 江西省工信委、江西省发改委 |
73 |
江西省 | 2016年6月 | 《江西省强攻工业制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赣府厅字﹝2016﹞85号) | 加快建立第三方服务体系,每年选择10个典型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逐步建立省、市、县协同推广机制。 |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74 |
江西省 | 2015年6月 |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赣府厅发〔2015〕36号) | 积极指导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加快构建我省第三方咨询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每年选择10个典型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通过示范引导,逐步建立省、市、县协同推广机制,全面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实施。 |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75 |
山东省 | 2017年1月 |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7〕1号) | 推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促进精益管理、风险管控、供应链协同和市场快速响应。开展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 |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76 |
山东省 | 2016年6月 |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鲁政发〔2016〕14号) | 开展互联网+制造行动,到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达到100家。 | 山东省人民政府 |
77 |
山东省 | 2015年6月 | 《山东省“互联网+”发展意见》(鲁信办字〔2015〕2号) | 组织实施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加强对试点企业的跟踪评价。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整体性水平测度和等级认定,稳步推进企业、行业、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 | 山东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经信委 |
78 |
山东省 | 2014年6月 |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2014-2018年)>的通知》(鲁经信信推〔2014〕255号) | 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推广行动列为首项行动,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制定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标准规范,全面推进两化融合评估,培育两化融合第三方服务机构。 | 山东省经信委 |
79 |
河南省 | 2016年12月 |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 〔2016〕74号) | 实施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对标工作,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80 |
河南省 | 2016年3月 |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6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6〕20号) | 全面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对标,建立市场化贯标咨询服务模式和机制,完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34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任务,力争全省对标企业达到1000家,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管理标准促创新、促转型、促发展。 |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81 |
河南省 | 2016年2月 | 《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豫政〔2016〕12号) | 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推动企业全面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82 |
河南省郑州市 | 2016年9月 |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若干政策的通知》(郑政〔2016〕29号) | 积极推进工业七大主导产业两化融合步伐,大力支持我市重点工业企业成为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 郑州市人民政府 |
83 |
湖北省 | 2016年9月 |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6〕47号) | 深入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贯标试点工作。加强两化融合人才培训,完善试点示范企业培训制度。完善贯标评定线上线下协同工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政策引导下强化资金支持,建立市场化贯标模式和机制。鼓励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全面提升全省两化融合水平。 |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84 |
湖北省 | 2015年12月 | 《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鄂政发〔2015〕78号) | 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贯标活动,构建多层次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体系。 |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85 |
湖北省 | 2014年3月 | 《湖北省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行动方案(2014-2017年)》(鄂政办函〔2014〕30号) | 开展“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贯标活动,规范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提升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层次,到2017年底,全省200家以上企业完成贯标。 |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86 |
湖北省武汉市 | 2016年8月 | 《武汉市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武政规〔2016〕15号) | 深入各区开展两化融合评估和对标引导培训,明确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组织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企业申报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引导试点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到2020年,100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87 |
湖南省 | 2015年11月 |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湘政发〔2015〕43号) | 开展制造+互联网+服务工程专项行动,到2020年,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一步普及推广。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88 |
广东省 | 2016年11月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进广东先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粤府〔2016〕127号) |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列为首项重点工程,积极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 | 广东省人民政府 |
89 |
广东省 | 2016年11月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117号) | 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推进企业对标和示范推广。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90 |
广东省 | 2016年5月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粤府办〔2016〕46号) | 对照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指导试点企业开展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支持建设广东省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和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联盟广东分联盟。到2018年,推动1200家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通过评定企业200家以上。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91 |
广东省 | 2016年4月 | 《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粤府办〔2016〕33号) | 将“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列为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推进省市县三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92 |
广东省 | 2015年4月 |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印发<2015年广东省“两化”融合工作方案>的通知》(粤经信信息〔2015〕106号) | 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与对标;按照广州、深圳不少于30家,其余珠三角各市不少于20家,粤东西北各地市不少于10家试点企业的要求,开展省、市、县三级贯标试点;提升贯标服务水平,规范贯标服务机构管理。 | 广东省经信委 |
93 |
广东省 | 2014年3月 |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印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14-2015年)>的通知》(粤经信信息〔2014〕109号) | 开展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和贯标试点示范,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企业开展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树立工业领域试点示范标杆,重点在优势传统产业、智能制造、节能生产和生产服务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2014年,推荐10家服务机构、50家企业成为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选取100家企业成为我省贯标试点。至2015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服务机构达20家,试点示范企业达200家。 | 广东省经信委 |
94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16年3月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6〕12号) | 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以推广应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为抓手”,强调“推动大中型企业全面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
95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14年 |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8年)》 | 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试点推广行动”作为首要行动,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和推广工作,组织试点企业推广落实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总结推广试点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经验方法,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服务体系,建设全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服务平台。 |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 |
96 |
海南省 | 2016年7月 |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琼府〔2016〕72号) | 加快制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的体系标准,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 | 海南省人民政府 |
97 |
海南省 | 2015年3月 |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申报2015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和服务机构的通知》(琼工信新推〔2015〕48号) | 组织开展海南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和服务机构组织申报工作,并将对列入试点的企业和机构给予扶持。 | 海南省工信厅 |
98 |
海南省 | 2013年11月 | 《关于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2013-2018 年)>的通知》(琼工信信推〔2013〕301号) | 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广行动”作为首要行动。配合工信部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执行和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引进全国性的第三方评定服务体系,开展咨询、评定、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提出“2015年前,对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东方工业园区、老城经济开发区、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以及三亚、澄迈、陵水等信息产业园区开展园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工作”,“从2015年始至2018年全面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企业贯彻实施”。 | 海南省工信厅 |
99 |
重庆市 | 2016年10月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 〔2016〕 49号) | 到2018年底, 50家以上工业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广工程,加大宣传、推广、评定和采信力度,鼓励工业企业自主贯标,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组织管理新模式,打造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能力。 | 重庆市人民政府 |
100 |
重庆市 | 2016年10月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重庆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的通知》(渝经信经信〔2016〕16号) | 遴选2016年重庆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明确“试点企业应在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启动贯标工作,逾期未启动贯标工作的,将列入不诚信企业名单;对贯标工作成效显著的试点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国家或市级智能制造、互联网+、工业振兴等专项支持”。 | 重庆市经信委 |
101 |
重庆市 | 2016年3月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要点〉的通知》(渝经信经信〔2016〕4号) | 将“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评定和推广”作为第一项重点工作。2016年,全市公开征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00家以上,指导30家以上企业参加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采信机制,新增3-5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服务机构。 | 重庆市经信委 |
102 |
重庆市 | 2015年10月 | 《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重庆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第二批)的通知》(渝经信经信 〔2015〕 3号) | 遴选2015年重庆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对贯标工作成效显著的试点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国家及市级相关专项资金将对达标企业的两化融合建设项目优先考虑。 | 重庆市经信委 |
103 |
重庆市 | 2014年11月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重庆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服务机构的通知》(渝经信经信〔2014〕6号) | 在重庆市公开征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服务机构。 | 重庆市经信委 |
104 |
重庆市 | 2014年11月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方案(2014-2016年)>的通知》(渝经信经信〔2014〕5号) | 将开展管理体系宣传推广、集中开展管理体系贯标培训、确定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征集管理体系贯标服务机构作为主要任务,提出“在全市每年指导100家(2014年50家)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明确对于参与贯标试点的企业,优先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 重庆市经信委 |
105 |
重庆市 | 2014年3月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4—2018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14〕29号) | 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推广行动”作为第一项主要行动。根据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建立重庆第三方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106 |
四川省 | 2015年7月 | 《关于<印发2015 年下半年信息化重点工作>的通知》(川经信办信息化〔2015〕60 号) | 各市(州)结合实际,着力推进本地区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开展贯标。鼓励各地区有贯标积极性的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开展贯标。 | 四川省经信委办公室 |
107 |
四川省成都市 | 2014年12月 |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成办发〔2014〕55号) | 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支持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定级。 |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108 |
贵州省 | 2013年12月 | 《贵州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黔信产领〔2013〕2号) | 落实工信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推动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 | 贵州省信息产业领导小组 |
109 |
云南省 | 2016年7月 |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6〕64号) | 将“两化融合工程”列为七大重点工程之一,明确提出“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照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支持试点企业开展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110 |
陕西省 | 2014年1月 | 《关于印发<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2013-2018年)>的通知》 | 贯彻落实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通用方法,建立第三方评定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和推广工作。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评价培训,支持企业开展两化深度融合评估对标和示范推广工作,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高两化融合服务支撑能力。 | 陕西省工信厅 |
111 |
陕西省西安市 | 2014年4月 | 《关于印发<西安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4—2018年)>的通知(市工信发〔2014〕85号) | 开展“抓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推广行动”,贯彻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通用方法,探索建立第三方贯标咨询和评定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和推广工作。开展“抓好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引领带动行动”, 完善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机制,开展企业对标和建立管理体系。 | 西安市工信委 |
112 |
甘肃省 | 2016年9月 | 《甘肃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甘政办发〔2016〕151号) | 推广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到2020年,组织800户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 |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113 |
甘肃省 | 2015年6月 | 《关于印发<甘肃省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方案(2015年—2018年)>的通知》(甘工信发〔2015〕220号) | 全面推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加强贯标工作跟踪服务,培育甘肃省贯标咨询服务机构,每年指导至少200户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到2018年争取至少800户企业基本达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争取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启动贯标工作。 | 甘肃省工信委 |
114 |
甘肃省 | 2013年9月 | 《关于深入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的通知》(甘工信发〔2013〕667 号) | 积极配合开展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引导企业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和普及推广,积极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 | 甘肃省工信委 |
115 |
青海省 | 2015年4月 | 《关于印发<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青经信信〔2015〕137号) | 2015年完成我省2户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达标工作。 | 青海省经信委 |
116 |
青海省 | 2015年1月 | 《关于印发<青海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青经信信〔2015〕23号) | 对两化融合成效显著的企业择优推荐为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 | 青海省经信委、青海省国资委 |
117 |
青海省 | 2016年6月 | 《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做好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通知》(青经信信〔2016〕179号) | 针对国家级、省级贯标试点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部署青海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相关要求。 | 青海省经信委 |
118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016年12月 | 《宁夏回族自治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十三五”发展规划》 | 将“提升企业两化融合管理创新能力”列为重要任务之一,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打造提升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新型能力,完善两化融合市场化服务能力,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普及与推广工程。 | 宁夏经信委 |
119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016年11月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6〕91号) | 全面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广,依托工业信部认定的我区31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和1家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推动两化融合的方法,争取到2018年实现全区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贯标工作,打造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
120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016年4月 | 《关于印发<推进全区“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6-2018年)>的通知》(宁经信产信发〔2016〕101号) | 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广行动”列为首项行动,提出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以试点示范全面推动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探索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加快形成市场化采信机制;加快培育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新型能力,研究完善符合我区工业特点的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依托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开展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 | 宁夏经信委 |
12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016年4月 | 《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的通知》(新政发〔2016〕60号) | 开展两化融合提升工程,提出推动全区2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评定工作。 | 新疆人民政府 |
122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015年3月 | 《自治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新经信推进〔2015〕76号) | 重点建立和完善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第三方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工业企业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完成一批贯标企业的评定。 | 新疆经信委 |
123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2015年3月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4-2018)》 | 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推广行动列为首项任务,提出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开展国家标准试点,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通用方法,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信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