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睿观|持久战思想与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关系和借鉴
作者:睿观 来源:LCA绿色产品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1日 点击数: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主席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这篇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最后胜利的必然性,指明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正确道路。


主要观点

  •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

  • 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 人民战争是战胜强敌的法宝。


论点论据

  •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根据

    • 中日两国的强弱对比:日本虽强,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虽弱,但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

    • 时代的特点:日本处于退步时代,而中国处于进步时代。

  • 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据

    • 中国的进步性: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国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产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即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红军。

    • 国际援助:中国抗日战争不是孤立的,而是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援助。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团结抗战、战胜敌人的基础。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

  • 人民战争是战胜强敌的法宝

    • 人民战争是调动一切人力物力、依靠人民群众力量进行的战争。

    • 人民战争是持久战的基本方针。


历史意义

《论持久战》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抗战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指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纲领性文献。它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最后胜利的必然性,指明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内容

  • 问题的提起

  • 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

  • 驳亡国论

  • 论持久战

  • 论速胜论

  • 论游击战

  • 论防御战

  • 论反攻战

  • 论统一战线

  • 论国际援助

  • 论战争形势和任务

  • 结论


一、持久战思想与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关系和借鉴


1. 关系

持久战思想与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长期性: 持久战强调的是长期斗争,而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 全局性: 持久战强调的是全局观念,而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也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需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主动性: 持久战强调的是主动出击,而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也需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借鉴和参考价值

持久战思想为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坚持长期斗争的思想: 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要树立长远的观念,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 树立全局观念: 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要打破部门和地域界限,加强统筹协调。

  • 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 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需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发展。

3. 具体应用

持久战思想可以具体应用于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以下几个方面:

  • 建立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战略体系: 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发展,制定科学的战略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 掌握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政策、标准体系: 要掌握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数字化赋能相关政策法规,为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加强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技术创新与技改投入: 要加大绿色制造科技创新投入,研发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技术,发掘绿色节能、减碳和设备更新改造的商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强化AI赋能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宣传教育: 坚持AI赋能ESG管理的长期战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

持久战思想为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要深入学习领会持久战思想,将其融入到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实践中,为实现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制造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 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都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制造理念。

  • 两者都强调减少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产生。

  • 两者都需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负荷。

2.区别

  • 范围不同:绿色制造主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而可持续制造则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使用和报废。

  • 侧重点不同:绿色制造侧重于减少污染物排放,而可持续制造则更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

  • 要求更高:可持续制造对企业的综合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实现绿色制造,还要考虑产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绿色制造是可持续制造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制造是绿色制造的更高发展阶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下表格总结了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制造的联系与区别:

特征

绿色制造

可持续制造

范围

生产过程

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侧重点

减少污染物排放

资源永续利用

要求

较低

较高

关系

基础和组成部分

更高发展阶段

3.借鉴意义

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理念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企业应积极践行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理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 共同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都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协同效应: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的支撑。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的推广应用也有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政策导向: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都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将推动三者协同发展。

2.区别

  • 侧重点不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侧重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而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则更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 时间跨度不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而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则是长期的发展理念

  • 评价指标不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评价指标,而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则综合考虑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

具体来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约束条件。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以下表格总结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联系与区别:

特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
目标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时间跨度阶段性目标长期发展理念长期发展理念
评价指标二氧化碳排放量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产品生命周期等
关系前提和约束条件途径和手段途径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