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主席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这篇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最后胜利的必然性,指明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正确道路。
主要观点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
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人民战争是战胜强敌的法宝。
论点论据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根据
中日两国的强弱对比:日本虽强,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虽弱,但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
时代的特点:日本处于退步时代,而中国处于进步时代。
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据
中国的进步性: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国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产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即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红军。
国际援助:中国抗日战争不是孤立的,而是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援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团结抗战、战胜敌人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
人民战争是战胜强敌的法宝
人民战争是调动一切人力物力、依靠人民群众力量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是持久战的基本方针。
历史意义
《论持久战》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抗战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指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纲领性文献。它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最后胜利的必然性,指明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内容
问题的提起
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
驳亡国论
论持久战
论速胜论
论游击战
论防御战
论反攻战
论统一战线
论国际援助
论战争形势和任务
结论
一、持久战思想与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关系和借鉴
1. 关系
持久战思想与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性: 持久战强调的是长期斗争,而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全局性: 持久战强调的是全局观念,而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也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需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动性: 持久战强调的是主动出击,而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也需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借鉴和参考价值
持久战思想为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长期斗争的思想: 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要树立长远的观念,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树立全局观念: 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要打破部门和地域界限,加强统筹协调。
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 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需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发展。
3. 具体应用
持久战思想可以具体应用于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战略体系: 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发展,制定科学的战略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掌握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政策、标准体系: 要掌握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数字化赋能相关政策法规,为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技术创新与技改投入: 要加大绿色制造科技创新投入,研发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技术,发掘绿色节能、减碳和设备更新改造的商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强化AI赋能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宣传教育: 坚持AI赋能ESG管理的长期战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
持久战思想为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要深入学习领会持久战思想,将其融入到绿色制造、可持续制造的实践中,为实现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制造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都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制造理念。
两者都强调减少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产生。
两者都需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负荷。
2.区别
范围不同:绿色制造主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而可持续制造则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使用和报废。
侧重点不同:绿色制造侧重于减少污染物排放,而可持续制造则更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
要求更高:可持续制造对企业的综合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实现绿色制造,还要考虑产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绿色制造是可持续制造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制造是绿色制造的更高发展阶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下表格总结了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制造的联系与区别:
3.借鉴意义
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理念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企业应积极践行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制造理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