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中国计算机报:CIO龙虎榜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11日 点击数:
世界历史上,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不过50年左右的时间;CIO的出现也只有20年,在我国,这个历史恐怕更短。

  中国企业在走向科学管理的大道上,和信息技术不期而遇。历史给予CIO的历史责任是沉重的,也是光荣的。国家要求他们,成为社会经济细胞的革命性力量。而历史则要求他们,要成为经济转型时期企业成长的内部第一推动力。

  在企业内部,对CIO的要求更多。董事会要求他们,要用最少的资金创造最大的效益;CEO要求他们,成为领导业务创新的排头兵;COO要求他们,成为支撑企业运转的总后勤; CFO要求他们, 每一笔IT投入都要看到明显的效果;CKO要求他们,要把企业的点滴知识汇集、整理、提炼和升华;业务部门要求他们,成为业务增长的最强大的引擎;市场部门要求他们,成为开拓市场的营销利器;生产部门要求他们,要精益准确和按需生产;采购部门要求他们,要帮助实现物料采购的物美价廉。

  同时,CIO要成为一名有远见的战略家,帮助CEO制定战略;CIO要成为商人,以商业的眼光评判信息技术的选型;CIO要成为咨询师和分析师,研究行业竞争、发现企业成长瓶颈并开出药方;CIO要成为管理专家,透彻理解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由IT所带来的改变; CIO要成为IT构架师,把握技术前沿,构建企业的信息系统;CIO要成为改革家,帮助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进行组织变革管理和流程再造;CIO要成为纵横家,游说CEO以及与IT应用相关的部门;CIO要成为外交家,和各个部门搞好关系,协调问题和矛盾;CIO要成为培训师,把“怎样做”而不是只把“为什么做”传递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 CIO要成为业务专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做到IT和业务的完美结合;CIO要成为谈判专家,向IT供应商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服务。CIO还要成为更多更多方面的专家……

  这就是时代赋于CIO们的使命,正是背负着这样的光荣与梦想,中国几代CIO上路了,开始了艰难的上下求索。如今,他们饱含激情奏响了这个时代的绚丽华章。

  张瑞敏

  【 借力打力型 】

  海尔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

  素描:渴了,是自己打井,还是开水龙头接水?企业的资源和人力是有限的,如何实施合适的信息化?企业通过各种外包降低成本的同时,在竞争技能、服务水平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获奖理由:海尔的IT建设有目共睹。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张瑞敏宣布,要渐渐将IT外包,外包给可信任的IT服务商,而且要让IT产品提供商,尤其是硬件提供商回购他们的机器,以后海尔只按年付租用费。

  通过这一战略,海尔节省了大量资金,而且,海尔和IT企业就此形成了一个彼此共融共同成长的合作过程,这对海尔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大有裨益。

  艾宝俊

  【 自力更生型 】

  上海宝钢CEO

  素描:有这样一些企业,业务量非常大,他们认为,不如自己成立一个公司,投资回报也比较高;与其让技术人才“淹没”在集团中,还不如让他们专做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各司其职。因此,他们选择了自组班底,自食其力。

  获奖理由:2000年4月,艾宝俊以宝钢计算机公司、宝钢软件公司和宝利公司为基础,组建了由宝钢控股的宝信软件公司。宝信软件以合同形式承担宝钢的系统维护、应用软件开发等业务,同时开拓外部市场。

  宝信软件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盈利模式,它向众多企业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行业遍及冶金、石化、电力、交通、金融、贸易、商业、房产、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宝信已经成为宝钢集团一个名副其实的利润中心。

  陈其伟

  博士伦中国区信息技术部高级经理

  陈其伟全面负责博士伦在中国的IT策略及各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在博士伦的四年中,他成功地领导了众多博士伦中国IT项目规划、开发和实施,如经销商管理系统、决策信息支持系统、产品条码及追踪系统、移动访销系统、市场拓展项目和高阶主管仪表板系统等,建立起基于IT技术的新竞争优势,增强了商业决策能力,改善了业务流程。他在国内首创并大规模用于实践的手机短信与产品条码和ERP系统整合的IT解决方案经常被采用或借鉴。

  点评:

  任何信息系统都无法包含它声称的管理理念及实践的全部,陈其伟通过努力和创新,真正把信息化提升到企业的战略资源来管理,这使他在管理企业信息化资源领域表现出色。

  董衍善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副部长

  董衍善具备了IT和工业自动化方面完整的知识结构,经历过IT行业的创业,具有多年跨国公司的总部管理经验,亲手处理过多家大型电子制造类企业的信息化项目,主持了国内最新的TFT-LCD五代线ERP项目的实施以及CIM(MES)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2004年4月,京东方与汉普合作开始SAP Business One系统的实施。首期包括:销售、采购、库存、财务、生产和CRM模块,系统实施后,公司流程得到优化。

  点评:

  由于管理与IT技术的知识综合度高,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俱备,董衍善擅长于大型综合信息化项目的规划、统筹、管理。尤其对大型项目中的危机管理、多国合作项目中的协调推动工作,他的经验能起到很大作用。

  范彤卫

  吉林化纤集团计算机中心主任和信息部部长

  他领导1993年成立的计算机中心,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了集团公司本部大型企业内部局域网。1999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 “新、老原液车间KK滤机控制系统改造项目”、“一纺烘干湿度控制系统改造”、“长丝锭位质量跟踪系统”、“老原液黄化后溶解温控系统改造”等项目,为公司增加效益800多万元。他还建议开发了“检验数据深层次生产应用程序”,每年增加直接效益20多万元,间接经济效益数百万元。

  点评:

  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科技要与实际相结合,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他工作中经常讲一句话:不要看做了多少,要看用起来怎么样。范彤卫所开发的信息化项目就是这种理念的最好诠释:不求最新,但求最有效!

  高桂勇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推进处处长

  如今,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在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原则的指导下,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将按照三个典型阶段进行,即基础管理阶段、ERP阶段、电子商务协作阶段。

  鄂尔多斯集团信息部门自成立以来,针对集团不同阶段的不同业务需求,先后自主开发了制造管理系统、纱库管理系统等,向外引进办公自动化系统、竞争情报系统、通用报表系统、内部采购系统等,已经建成覆盖东胜地区所有企业的城域网。

  点评:

  鄂尔多斯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效能,尤其是在优化生产过程管理、提高信息处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增强企业市场应变能力方面。高桂勇对鄂尔多斯的信息化规划,无疑是成功的。

  高继东

  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高继东毕业后加入保险行业信息化建设行列,经历了我国保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个历程。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四次保险核心业务系统开发、中国人寿计算机网络建设、生命人寿公司的筹备的工作。

  今天,作为华农财产保险公司信息技术部的总经理,高继东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面向经营、全面管理”的指导思想,正全力打造面向公司经营、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信息化系统。

  点评:

  企业信息化中CIO深度参与企业业务是其从事本领域信息化工作的有力支撑。通过多年保险行业工作实践,深刻领会保险行业中企业运作、管理和经营全过程,并与信息化有机结合,使高继东工作显得游刃有余。

  顾力平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

  在武钢,应用系统包括集团公司、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三大法人主体,即三家公司的整体运作。工程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组织跨战线、跨专业,组织协调量很大。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总投资达2亿元的整体产销资讯系统上线一次成功。武钢整体产销资讯系统建成后,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客户服务等方面每年可为武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现在,武钢整体产销资讯系统已成为公司经营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旦停运将会导致武钢停产和管理瘫痪。

  点评:

  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整体产销资讯系统建设是爬喜马拉雅山,而顾立平带领他的团队从一个山峰爬到了另外一个山峰。

  郭壬申

  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经理

  郭?|自2002年起负责公司整体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实施建设工作,通过3年的时间,先后成功组织实施了福建安装三网合一、福建安装信息化战略规划设计、福建安装ERP系统建设、福建安装OA系统建设、福建安装KM系统建设等多项企业大型信息化工程。

  他所主持建设的信息化项目多次获得国家、部、省级荣誉。先后被认定为“福建省建设系统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等。

  点评:

  郭?|具有深厚的IT技术背景,擅长大型企业的系统规划和网络管理,同时对企业管理有很深的研究,兼具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深刻的见解,并能够成功驾驭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程。

  韩强

  天津电力公司信息中心主任

  韩强在任信息中心主任期间,在组织技术创新开发、成果推广应用、加强专业管理等方面,对天津电力信息化建设做出很多贡献。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天津电力公司首批通过国家电力公司MIS实用化验收。

  1998年,他主持开发的用电MIS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软硬件,覆盖了用电营业各项业务和全市二十多个营业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一年,他还主持建设了以光纤为主、三网合一的综合业务广域网,是国内电力系统的出色案例。

  点评:

  天津电力公司的信息化“九五”、 “十五”“十一五”规划都是由韩强牵头编制并组织实施的,可以说天津电力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他联系紧密。

  何雨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信息中心主任

  何雨生曾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和血液病细胞动力学研究。1997年至1998年在美国匹茨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医学信息学和医学专家系统,曾在Windows 1.03环境下开发医学专家系统。1996年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众邦惠智公司合作,承担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医院综合信息系统”的临床实施项目,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成国内第一个大型医院信息系统。与护理部合作开发了国内第一个基于护理诊断知识库的护理病历系统。在国内率先开展HL7的应用研究。

  点评:

  何雨生不仅积极推动本医院的信息化工作,更为信息集成、全国卫生信息标准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更能把医疗业务和IT做到深度结合。

  黄健美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

  黄健美对自己的勉励之语是“踏实做人,务实做事”。在韶关钢铁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他也的确坚持了这一点。信息化建设已经被列为韶钢2005年公司治理“集中控制、分层管理”的重点,韶钢将在ERP应用平台上分期并全面实施生产、销售、财务、采购、质量、设备、人力资源等模块。

  韶钢的企业信息化未来构架将符合国际钢铁企业的信息化体系规范,即所谓的五级系统。本次ERP项目将是韶钢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为MES(韶钢采用浦项POSDATA)系统搭建业务框架,上为决策支持提供数据来源。

  点评:

  对于韶关钢铁这一大型集团企业,做好集中控制并不容易,通过实施信息化集中管理,多次主动进行变革,才有了充满朝气的韶关钢铁。

  赖锡璋

  香港地铁有限公司信息技术主管

  赖锡璋是香港资深信息科技专业人员,从事信息科技工作逾35年。

  1999年赖锡璋加入香港地铁有限公司,任信息科技主管。地铁公司是香港最重要的公共运输服务机构,他负责鉴定地铁公司信息科技策略,管理所有信息系统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规划开发、实施和营运。经过三年努力,他带领信息科技部门将香港地铁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实现了标准化、现代化,实施了有效的IT管理,使IT为业务运营增加效益,并为机构提高盈利。

  点评:

  地铁所开发及应用的信息系统能支持各部门, 协助地铁提升整体效益。而香港地铁拥有世界一流的运营及管理, 在国内及海外皆负盛名。作为香港地铁CIO,赖锡璋的表现及在信息技术行业的影响被推崇及认可。

  李包罗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主管

  李包罗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198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软件工程专业二年制专修班,1991-1992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任访问学者,先后在《中华医学杂志》、《Medinfo 89 论文集》、《中华医院管理》、《小型机微型机系统》等有广泛影响的书刊、杂志上发表了近50篇论文。他是国家“八五”科技重点攻关课题“综合医院信息系统研究”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2003年他主编出版了《医院管理学信息管理分册》。

  点评:

  25年医院IT技术开发应用经验,25年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主管生涯,是医院信息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我国著名医院信息系统CHIS的主要设计者,李包罗为我国医疗信息化的技术和管理进步贡献巨大。

  李红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

  曾经从事过15年冶金行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自1990年,成为冶金行业统计负责人以后,大力推动“冶金行业统计工作计算机应用”。

  2000年进入中钢集团,从企业管理部门转入,在信息中心负责人位置上已有4年多。主要成果有:主持制定了《中钢集团信息化总体规划》,成功实施“中钢集团全球办公自动化系统(OA)”;成功组织中钢集团ERP选型和实施工作,预计10月份上线;并推动健全企业信息化组织体系、信息标准化、管理制度建设和众多的应用系统开发建设等。

  点评:

  李红在多年的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中,一直能够矢志不渝地倡导和推进计算机应用和推广。进入企业以后,曾大力呼吁重视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CIO后,更加务实地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

  李世杭

  江淮汽车公司CIO

  在李世杭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江淮汽车公司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是应用效果显著,目前信息系统已全面覆盖了公司从产品开发到生产经营的各项业务。结合信息化建设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和重组,大大提高了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由于决策正确,实施方法得当,取得了较高的项目成功率。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信息化建设适度超前于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没有因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公司发展。三是应用水平较高,相对投入较少。

  点评:

  由于所在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使其对信息化具有较强的需求。在李世杭的带领下,采用了正确的信息化项目决策和实施方案,较好地把握项目启动时序,并注重将IT应用和流程优化有效结合,使公司信息化取得了成功。

  李守武

  中国兵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李守武担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财务与审计部主任,在1999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改组成立。成立之初,集团一直以财务信息化为突破口,作为支撑整个集团战略发展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发展的基础。

  期间,在他的规划下,2003年,兵器装备集团顺利完成了兵器装备集团的整个全面预算系统。集团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通过对预算系统的延伸,向上与战略结合,向下与财务结合,向左与经营管理活动结合,向右与整个集团下一步发展预测结合。

  点评:

  对于企业信息化ERP项目实施,多数企业首先着手的是财务,但每个企业开的第一刀又有所不同,有的是从资金,有的是从核算,但从预算业务入手的几乎没有,但李守武所在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却让我们理解到了它的用意。

  师少辉

  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T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