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向产品思维的转变似乎是为从事面向客户的数字产品工作的团队量身定制的,比如移动应用程序或电子商务体验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新功能的构思与承担盈亏责任的业务部门紧密配合。但是,那些维护诸如SAP和Salesforce等企业应用程序的团队呢?或者那些负责共享API、IT运营和核心平台的团队呢?这些团队服务的对象是多个产品团队,而非直接面向客户。
图源:Credit: PeopleImages.com - Yuri A / Shutterstock
如果这些问题引起了你的共鸣,你并不孤单。许多向产品运营模式转型的组织都会面临一个关键时刻,那些习惯了以服务为导向工作方式的技术专业人员开始质疑自己在新模式中的定位。事实上,虽然产品思维的实施方式因工作类型而异,但有一些核心原则是普遍适用的。积极应对这些细微差别是确保新模式顺利推行、减少阻力并最大化其影响力的关键。
一、产品运营模式中的三种团队类型
要在整个技术职能部门成功采用产品运营模式,关键是要认识到并非所有团队都将以相同的方式工作。该模式应用广泛,但工作构成、客户关系和团队结构会根据所支持产品的类型而有所不同。
1.产品团队:专注于面向客户或与业务紧密结合的产品,即专为直接终端用户设计的解决方案,这些用户可能是外部客户、员工或合作伙伴。这些团队与业务部门密切合作,不断迭代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并推动收入增长。由于他们不断改进产品,产品团队通常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增长和变革性工作中,例如构建新功能、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响应新兴市场需求,同时仍要维护产品的核心功能。
2.平台团队:提供共享功能、API 和基础设施,以支持多个产品团队。他们的客户通常是内部团队,致力于确保基础技术服务(如数据平台、认证系统或集成层)具有可扩展性和可重复性。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在Run(日常运营)、Grow(增长)和Transform(转型)活动之间的分配更为均衡,因为他们必须在维护系统稳定性与改进和扩展为产品团队提供的服务之间取得平衡。
3.服务团队:维护关键的技术运营,为内部用户和其他产品团队提供支持。与专注于创新的产品团队不同,服务团队将日常运营活动放在首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时间、合规性和运营效率,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适度改进。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在适应业务需求和监管变化的同时,确保核心功能和基础设施的可靠性。
除了工作分配之外,这些团队在服务对象上也有所不同。产品团队最接近创造收入的客户,不断改善客户体验。平台团队为内部产品团队提供服务,提供实现可扩展创新的基础服务。服务团队则支持内部业务用户和技术组织的其他部门,确保关键的企业功能顺利运行。
二、不变的是什么?跨团队的核心原则
尽管工作范围各不相同,但所有以产品为导向的团队都共享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推动团队保持一致、具备敏捷性和责任感。
每个团队都依据积极的长期路线图开展工作,确保持续改进,而不是被动地执行项目。无论是提供面向客户的体验、维护数据平台还是支持企业技术服务,团队都应从战略角度看待其领域的发展演变。
每个团队都要平衡两个相辅相成的重点:着眼于业务发展,这推动创新和提高效率;专注于日常业务运营,这确保日常运营需求的成功交付。这意味着即使是花费更多时间确保运营稳定性的服务团队,也仍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而不仅仅是维持现状。
无论团队支持哪种类型的产品,他们都采用通常受敏捷方法启发的通用工作方式。结构化的冲刺阶段、迭代式交付,以及与业务利益相关者的持续协调,确保了团队在保持企业整体一致性的同时,能够保持响应能力和适应性。
三、推动新模式的应用:领导者在管理转型中的作用
如果你正在引领向产品运营模式的转变,那么提前预见到这些细微差别并尽早解决相关问题至关重要。关键的第一步是明确角色和职责,以便技术服务团队明白自身的持续价值,以及他们的工作如何与新模式相契合。
为每种团队类型量身定义成功指标,可确保以能够反映其贡献的方式来衡量绩效。新模式的应用情况、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以及客户体验都至关重要,但具体的侧重点会因团队是面向客户、专注于平台还是以服务为导向而有所不同。
鼓励跨团队协作同样重要。强大的产品运营模式并非要孤立各个团队,而是要营造一个生态系统,让平台团队、企业应用程序团队和产品团队协同工作。协调他们的优先事项,并强化共同的工作方式,将提高效率并带来长期的成功。
四、最后的想法:产品模式适用于所有人
向产品运营模式的转变并不只适用于以数字业务为先的团队,而是适用于整个技术领域。无论你的团队是在开发面向客户的产品、为开发者提供可复用的平台,还是在维护关键的企业应用程序,产品思维的基本原则都是普遍适用的。
作者:Michael Bertha(迈克尔·伯莎)
Michael Bertha(迈克尔·伯莎)是Metis Strategy的合伙人,这是一家专注于商业战略与技术交叉领域的战略和管理咨询公司。Michael(迈克尔)是该公司总部核心业务负责人,他为《财富》500 强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和数字业务高管提供咨询建议,探讨技术在提升客户体验、开发新产品与服务、解锁新商业模式以及改善组织运营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加入Metis Strategy之前,Michael(迈克尔)在Deloitte Consulting的IT战略业务部门工作了9年,期间他主要与多个行业的高层领导团队合作,推进以IT为驱动的战略业务转型。Michael(迈克尔)拥有Cornell University的MBA学位以及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IT管理硕士学位。
译者:宝蓝
【睿观:核心观点:产品思维不仅仅适用于面向客户的数字产品团队,也适用于维护企业应用程序、平台和服务等内部技术团队。
主要观点:
产品运营模式的三种团队类型:
产品团队: 专注于面向客户的产品,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和推动业务增长。
平台团队: 提供共享功能和基础设施,支持多个产品团队,需要在稳定性和创新之间取得平衡。
服务团队: 维护关键技术运营,确保系统可靠性和运营效率。
跨团队的核心原则:
长期路线图:所有团队都应制定长期战略,持续改进。
平衡运营与发展:既要确保日常运营,也要推动创新和效率提升。
敏捷工作方式:采用迭代式交付和持续协调,保持响应性和适应性。
领导者的作用:
明确角色和职责:帮助团队理解自身在新模式中的定位和价值。
量身定制成功指标:根据团队类型设定合适的绩效衡量标准。
促进跨团队协作:营造协同工作的生态系统,提高整体效率。
产品模式的普适性:
产品思维的核心原则适用于所有技术团队,无论其工作内容如何。
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以适应不同团队的特点和需求。
分析总结:
通过区分三种团队类型,并强调跨团队的核心原则,清晰地阐述如何将产品思维应用于不同场景。同时,强调了领导者在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跨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为企业技术团队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产品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