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泉州市企业信息化协会成立大会主题报告
作者:欧阳钟辉 来源:泉州市企业信息化协会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11日 点击数:

泉州市企业信息化协会成立大会主题报告

欧阳钟辉

2006-12-9

尊敬的玉龙副厅长,尊敬的周子澄副主任, 尊敬的李琪教授, 尊敬的黄岩平副秘书长,尊敬的邱少煌局长,尊敬的刘艺华副局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指导下,泉州市企业信息化协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终于在今天正式宣布成立了。我们相信,在协会各理事、副会长和会长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真正为泉州市企业信息化服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方针政策、为推动信息化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工贸港口城市发挥重要作用的行业组织将活跃于泉州经济建设的各领域。

国内外信息化发展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对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同样,信息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持续的创新,应用的日益深入,产业水平和规模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全球信息化仍在加速发展。发达国家向信息社会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步伐越来越快。信息化已扩展到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政府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文化信息化、军事信息化等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对这些不同领域的巨大影响具体现在:

第一、推进信息化尤其是企业信息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科技革命最辉煌的成果,以极强的渗透力、准确性、倍增性和普遍适用性已经成为世界通用技术,如同水银落地,无孔不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可重复使用新的资源,已经成为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新的动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正视我国目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高出发达国家35倍,迫切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降耗,提高国民经济效率。通过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业务相融合,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物耗能耗,使我国现有的,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钢铁、电力、煤炭、石油、建材等资源,能够支撑起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缓解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对能源、原材料过度消耗。如今,我们更应抓紧目前只有中美才具有的IPv6技术优势,充分利用下一代互联网的更大地址协议、更快传输网速(1000倍)和更安全管理规范,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做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第二、推进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信息化必不可少,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在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方面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由于信息网络到了农村,使偏远山区农副产品能快速进入大城市的超市,各种涉农网站积极帮助农民把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各个产品及时销售到国内其他地区乃至国外,使农村、农民的生产方式得以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普遍服务,普及信息化知识和信息技能,促进广大农村青少年和广大农民能更好分享到国家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第三、推进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整合信息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推行政务公开,推动公共服务的信息化,使每一位公民能够及时、方便、低成本获得政府提供的服务。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在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领域的应用,形成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和个性化的服务环境,对于促进教育资源公共配置,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劳动力与就业和再就业水平,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推动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实现信息共享,推动了公安、税务、审计、海关、财政等重点业务系统的综合应用效率,增强了政府行政管理的能力,提高了执法水平,凸显出信息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强大助推力。


  第四、推动信息化有利于发展壮大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信息资源开发的利用,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增强了人类获取、传播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丰富了文化产品和表现形式;通过加强数字内容开发,强化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荣辱观,宣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丰富多样,形式活泼的文化产品,使互联网等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成为人民大众学习、娱乐、交流新场所。

上述信息化的巨大影响促使我们以更积极的态度在泉州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扎扎实实推进企业信息化,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今年已经颁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协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努力在泉州市推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秉承为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基本宗旨,协会要为泉州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基础信息化、工业自动化等提升企业生产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需求牵线搭桥。我们将尽可能帮助泉州企业得到国内外最先进、性价比最好的信息产品,而不是那种导致“信息孤岛”、企业内的信息还要多次输入而且性价比极差的信息产品。

第二、在一个城市全面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们的经验显示,企业实施信息化之前,如没做好信息化培训、流程再造,不少信息化工程就会推倒重来,造成时间和资本的极大浪费。因此,我们将帮助泉州企业在信息化咨询、信息化供应商服务、信息化培训、信息化资讯、信息化安全和信息化法律问题等需求方面得到优质服务。

第三、协会要在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要把缩小城乡、区域的数字鸿沟工作作为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让信息化深入人心,让信息化成果惠及全民。要特别关注广大农民和城市的弱势群体,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县域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坚持以应用为核心,以信息服务为重点,配合政府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村村通电视工程,加紧推动信息化供应商服务、信息化培训等助推工作,尽快缩小城乡信息差距,促进山区和农村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积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促进泉州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实施“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着力推进信息化在我市五大传统产业的应用,节能降耗,提高质量、效益。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紧抓住国家信息化发展大好时机,协助政府和广大民营企业大力提升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核心产业,培育优势骨干产业,实现新老产业由大变强的跨越式发展,提高它们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和提升它们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强化重点经济领域的信息资源深度加工和有效利用,促使信息资源逐步成为我市与工业资源同等重要的新资源,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实力。

第五、务实推进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提高政府把握经济和社会规律的监控、监测能力,管理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执政能力,和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策能力,完善经济调解、市场监管、市场推管的手段,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加大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力度,为农民提供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培训、教育、文化、娱乐、法律等老百姓需要的各种各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及时有效地维护经济社会运行的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同志们、朋友们:上面拟定的协会几条工作目标仅仅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企业信息化在泉州的经济发展生活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泉州市经济发展数据已表明,二十年来泉州地区生产总值由建市之前1985年的25.1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62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85年的33.9倍;泉州经济总量已连续十一年位居全省首位。对泉州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是制造业企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二产业,其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23.8%,相比之下第一产业仅增长4.9%,第三产业也只增长19.4%。这充分说明,制造业是工业化的产业主体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工贸港口城市的必备条件。正如前面有关领导讲话已提到的,企业信息化正是进一步提升传统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新动力。我们协会一定配合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团结全市制造业企业、IT产业和高等院校,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为信息化在广大企业得到普及和应用,为泉州市制造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大幅度提升泉州市的竞争力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