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从足球比赛谈商业智能
作者:张 浩 来源:明基逐鹿专家团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31日 点击数:


商业智能在被大家认可的时候就冠以“不可思议的联系”。因为,一谈到商业智能,总会有人讲起“啤酒和尿布”的故事。也正是因为这个故事,使人们觉得商业智能总是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东西关联起来;商业智能就是数据挖掘,在茫茫的数据海洋中,挖出特别的法宝,可以让企业一举成名。其实,这都是对商业智能的误解。

商业智能包括了很多方面,像“数据仓库”,“多维分析”,“综合报表”,“数据挖掘”。数据挖掘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小的领域,也不能让企业得到普及。那么,商业智能对于企业来讲,就是一些“报表”吗?

回答是否定的。报表只是商业智能的一种表现,就像“太阳会发光”并不等于“会发光的就是太阳”。商业智能会为企业做数据分析,最终以报表的型式展示出来,那么它与普通的报表工具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呢?先让我们回想一下足球比赛,当终场哨声吹响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能从比分中看到谁胜谁败,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为什么某支球队是获胜的,为什么某支球队会输呢?更进一步,输的球队有没有改进的方法,可以让下一场比赛的胜算大一些呢?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在当今的足球比赛中,比赛提供给球迷的不仅仅是一个冷酷的比分,而是包括了各种技术统计结果,比如“双方射门次数,角球次数,前场任意球,犯规次数,越位次数,黄牌,红牌,控球率”这些指标是反映足球比赛的重要的信息。通过射门次数,可以看出这个球队的机会次数,通过控球率可以看出球队的配合能力。如果发现某些指标过于低,那么这个球队就可以朝着这个方面去改进。

对比一下企业的经营活动,不难发现,其实在企业中,“销售额”和“利润”就是企业的比分。在这两个指标面前,任何的统计数据都显得无力。但是,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他们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比分,而是如何取得更好比分的方法。这时,各种企业的辅助指标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比如企业的市场铺货率、市场占有率、品牌排名。通过这些指标,企业决策者会看到企业的不足之处,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企业扬长避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商业智能用途之一,就是为不同行业提供各种辅助指标分析。这些分析有一些是企业自身可以得到的,但由于某些原因,这些重要的分析总是不能及时的送传到决策者手中,往往要拖延一周甚至一个月。商业智能还提供一些企业需要但得不到的分析,比如一个零售行业需要很清楚的知道渠道内每个环节的动态库存,但由于对客户的掌握力度不足,而不得不望洋兴叹。商业智能不仅提供了各种指标分析,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充分的提高企业历史数据的利用率,像一些三年以上的数据便可以发挥参照作用了。

其次,商业智能所体现的数据分析不仅在于报表的种类繁多,而是体现在各类报表的“系统化”与“完整性”。假设A软件厂商提供20张报表分析,而B软件厂商提供80张报表分析,是不是B软件厂商一定比A软件厂商更强呢?回答也是否定的。报表不应该按“张数”来卖,就像一辆汽车不能按“零件”的多少来销售一样。什么是系统化和完整性的报表呢?举个例子,一家零售行业希望一套用于客观考核销售代表的商业智能系统,那么,这一套商业智能系统会包括①个人销售指标完成率②客户拜访完成率③每单金额完成率④产品铺货完成率。其中,销售指标完成率就是足球比赛中的“比分”,它反映的是客观结果。但企业需要找到提高员工业绩的方法,这就需要通过其它指标来实现。

先看一下“客户拜访率”,这是考核销售代表每周是否按时拜访了客户,并产生了订单。如果这个销售代表的订单数量多,那么他的客户拜访率指标就很高。通过这个指标,企业能看出员工有没有在偷懒。但是,单一的指标总是偏面的,而人又是一个高智慧的动物。于是,有的销售代表和客户达成协议,把一个订单,拆成三个订单。这样一来,客户拜访完成率的指标便轻易的达标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第③号指标发挥了作用。每单金额指标是指每位销售代表一个月的订单金额除以订单数量,如果存在销售代表通过拆单来达标的现象,那么“每单金额”这项指标就非常低。同样,当销售代表为了满足以上两个指标,而将所有的精力都照顾那些所谓的大客户时,第④项指标就会突显作用。客户活跃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有订单的客户占所有客户数的比例。虽然几个大客户可以提供较高的销售贡献,但是这个市场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分散广泛,因此购买产品的地点也各自不同,有的去菜市场购买,有的去街边小店,也有的去居民区里的物资店购买。

由此可见,一套系统化的报表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分析依据,使企业的决策者从“瞎子摸象”提升到“纵观全局”的层次。为了让企业具有全方面分析的思维与习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引进商业智能项目,根据软件厂商已有的行业模型和分析方法来提到自身的分析能力。当然,将商业智能引进到企业中,这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深度关注。他们不但是未来商业智能的受益者,而且是重要的推动者。企业实施商业智能的成功来源于“有经验软件厂商”+“企业高层的关注”,这是软件实施项目不变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