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何以类如“鸡肋”?
信息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但其实信息化在许多企业眼里并非象党政机关中指定要完成的电子政务,更非立竿见影的盈利性经营项目投资,成本高风险大成效小,企业经常能缓就缓能拖就拖,因此施之于CIO上的关心、重视与扶持就大都停留于表面。这是其一。
其二,必须从CIO自身找原因,自我解剖,自找差距。目前国内CIO技术单一,专业化程度过强,业务面窄,知识老化快,沟通协调能力不足,项目执行能力也薄弱。一些CIO不能站在企业的角度为企业正确选择软硬设施,造成选型失误,使信息化难于走得更远。再者,不少CIO管理创新的胆识不足,缺乏战略眼光,难于做出战略性的思考和规划,只是对管理现状进行简单移植,IT技术推动管理进步、业务成长不免落空。这些是目前国内企业CIO的通病。
其三,实施单位诸如基础管理差、组织架构混乱、企业股权调整、管理机制变化、人员文化素质低、上下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以及企业战略不清晰、业务战略不支持公司总体战略等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也使CIO举步维艰、执行难度大,难有作为,碌碌无事居多。
总之,“难以证明IT的价值”、“难以看到IT给企业带来利润增长”是经常困扰CIO的问题。
CIO如何摆脱“鸡肋”?
制度保证充分授权。企业领导不应仅在口头重视,在组织机构上应明确CIO的责权利,建立有效运作的信息化治理结构及机制,确立CIO领导地位,树立CIO权威。同时可参照国外先进做法,国内CIO也应与CEO、CFO一样列席企业重要会议,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强化CIO自身综合竞争力。市场瞬息万变技术日新月异,CIO必须是既知IT又会管理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CIO需要拥有综合性的知识框架,不断进行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保持对新技术的求知欲、占有率,同时CIO应是“技术专家,也是业务专家”,能熟悉企业走向电子信息时代的经营与管理,将IT信息系统与企业经营发展充分结合,搭建最适合经营管理、信息畅通的软硬系统,使企业为此建立强大竞争力。再者,CIO工作重心要从技术导向向关系导向转变,从立足于IT知识库转向立足于业务知识库,熟练协调与IT相关的各部门尤其是与CEO的关系,以确保信息化充分执行、系统顺利流转,使技术工作与企业经营利益保持一致,完成公司信息化战略目标。
IT价值应明示化凸显IT利益。为何投入巨资的信息化,却看不到业务扩大利润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CIO没让IT重要价值的披露做到日常化、明朗化,没让企业知道IT的重大价值。因此CIO应尽快建立IT单位成本参考指标,不断优化IT组织的产品和服务方案,向高层展示IT作为整体业务架构的一部分,正在不断创造着价值,开辟一个企业利润新增长点,凸显出无限的潜力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