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要生存 CIO必须勇于创新
作者:徐立洋 来源:计算机用户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31日 点击数:
IT在企业的战略转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CIO又扮演着什么角色?CIO和CEO都该重新思考一下了。

一家服装企业的CEO和CIO两个人为了一件事而争执不下。CEO看到RFID技术大热,想要运用到服装的盘点中去,但CIO却无能为力。他也有自己的理由:衣服是一堆堆放着的,用什么样的读写器都没法读到服装的标签,这怎么解决?

CEO很疑惑,带着问题来请教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朱岩教授。朱岩感慨,这就是CIO业务理解力的欠缺。换个角度来看,CIO完全可以质疑流程:难道衣服一定要堆在那里吗?把衣服挂起来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改造业务流程的意识仍是目前许多CIO所欠缺的,惟有自发地找到业务的可改进之处,才能逐渐拓展自己的业务能力。

准确预测未来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1907年成立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快递承运商与包裹递送公司,如今已拥有 426 亿美元资产。现在,UPS管理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建立起了一套庞大的IT系统。

物流企业特别需要稳定的基础架构,这和业务特点分不开,因为它们的物流量和数据量是随时变化的,通常都随着节假日的到来而激增。

UPS日平均运送1500万件货品,一旦进入12月,这个数字就增长到了2000万。业务量的陡然增大给各个部门都带来了压力,但顾客不管这些,他们需要的是和平时一样熟练可靠的服务。所以,对未来业务做准确的预测成了IT部门的工作之一,他们总是处于快速调整中。

在UPS的CIO大卫·巴纳斯(David Barnes)看来,IT问题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商业目标中的一部分。2006年的旺季刚过,大卫就开始为下一年的计划做准备,不间断地搭建业务周期框架,比如制定灵活的递送时间表,给客户提供准确的服务和信息,给员工提供技术支持。

前几年,上网查询、跟踪快件还不流行的时候,UPS的网站只有百万人次的日登录量,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600万。如果不是在最初建立起了正确的体系架构和基础结构,就不可能保证系统现在良好的可靠性和可拓展性。正是这种反馈驱动了新的业务模型,大卫意识到,如果想要服务更好,首先要更可靠。

他们精心打造了一个定义旺季需求和流量的流程,包括各种方式:航空、公路、铁路、水运,以及国内外和夜间快递。

IT人员从长远角度对业务进行规划,并设计了流程的规模,这些都是根据过去的数字预测的。在确定这一切之后,UPS选择了IBM来搭建技术架构,从而把IT的创新“翻译”成业务的变革。

快速应对变化

2000年,《财富》曾这样报道技术给UPS带来的转变:“UPS从一个没有技术的物流公司,变成了一家做物流的技术公司。”科技反而变成了企业的立足点。

大卫说,如果只会给一个项目或程序搭架子,只会维护服务器的正常运转,那永远都无法向管理层提交出可用的策略。作为CIO,也要能看懂财务报表并了解市场,这样才能参与决策。其实CIO甚至整个IT部门都能参与到业务的创新中去,因为创新有赖于可靠的IT架构,而CIO手里掌握着这一切。

UPS的每家特快专店都配备了身着统一制服的特快专员,帮助用户打包、标签,并且在30分钟内上门取件。表面上看,业务关注的焦点在于带来最快收益和有效地解决客户需求,时刻为让顾客满意而服务,而它背后,正是IT的关注所在—怎样提高效率,怎样改进现有产品。

在UPS,业务创新的原动力往往来自于司机,来自于做包裹分类的第一线业务员,甚至来自于行政人员和顾客。大卫的工作一直在变化,因为这些业务需求的组合是变化着的,市场和竞争对手也是变化的,所有公司都在调整战略、学习新技术。所以,在IT搭建的流程里,最关键的一点是快速应对变化的能力。

市场的商业环境随时在变,对IT投入的资金和精力随时都有可能需要调整。IT投资面对着太多值得投资的创意和机会,在UPS,他们是这样做的—捋顺并过滤所有的方案,然后选出最紧迫的那个。

UPS包括多重等级的管理流程。其一是代表公司主线的业务和职能管理委员会,它作为一个整体听取建议,判断是否符合企业策略,决定资产分配的限制,确保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处于较高优先级,并得到了充足资源和资金。

创新源自CIO

从前,IT更多的是被当作一个工具,而现在已经变成核心竞争力和业务创新的原动力。这种环境变化使得CIO的使命也随之发生转变。原来的CIO只能被称做“首席基础设施官”(Chief Infrastructure Officer),专门负责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则要转变成“首席创新官”(Chief Innovation Officer)。

2006年,IBM曾在全球范围的765家企业的CEO(亚太区约占16%)中做了一次调查。大部分受访的CEO都认为,创新是未来成长必需的能力。除了产品创新、流程创新之外,业务模式的创新开始得到CEO们的普遍关注。

因为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增值方式,牢牢抓住客户和市场。同时,越难以商品化的东西就越难被拷贝,业务模型的创新就是如此,它帮助企业拥有更长的时间保持竞争优势。更重要的原因是,财务分析揭示,关注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在盈利增长方面(每5年为一个周期)明显胜过其他企业。

今年,IBM又召开了CIO领导力论坛,170位参加调查的CIO都表示,需要CEO以及其他业务主管的支持才能提高效率。84%的CIO认为技术将给他们的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并能增强竞争优势。然而,只有16%的CIO认为他们的企业已充分发挥了IT推动企业转型的潜力。他们无法提出有说服力的商业计划,并争取到企业上下的全力支持,是造成障碍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业务创新起步较早的企业里,最初大部分的想法、思路创新都是由占据强势的CEO提出来。现在,CEO渐渐发现这个担子不能由他一个人来扛。他们有的选择了CIO来辅助,有的则选择了信息服务商来扮演其中的角色。

其实,CIO自身有着强大的优势,除了CEO以外,CIO是惟一一个从生产到销售、人事、财务都会涉猎到的一个管理者。当企业转型,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时,CIO有条件从一个职能部门的经理人,发展成为企业范围内宏观业务的领导者。

除了做战略思想家,CIO还应该是变革的推动者和一个好的商人,有商业的视角和洞察力,清楚怎样的投资能带来更大的收益,能够看到技术对企业未来业务转型方向的影响,这是目前CIO们最缺乏的。CIO往往都是技术能手,却没有商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