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当资深财务人员离开了公司,那么她的经验并不会随她而去。Enterprise 2.0工具可节省了新员工的培训成本。比方说,某CIO管理着超过3490亿美元的资产,同时雇佣了1500名呼叫中心坐席人员。过去,每人都会在季度终了时写下自己的培训备注, 但是随着小组博客与wiki的实施,新晋员工能够看到更多的备注,他们可以通过用户推荐和标签来区分这些备注,员工能够更快速的获得问题解答。通过这种方法,公司现在每个电话都能够节省1到2分钟的时间,总体控制在20分钟之内。
不像传统软件实施所采取的那种自上至下、集中控制的方法,Enterprise 2.0软件实施是由用户自行处理的;应用必须通过像Myspace和YouTube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传播,否则就不起作用。在Web 2.0和Enterprise 2.0的世界中,“守株待兔”的理论并不适用。比方说,你可以创建一个博客,但是并不一定要等到其它员工在上面张贴资料、评论、链接或标签才能显示出其价值。 用户的兴趣和参与才是成功的所在。 也就是说,企业并不是网络上未开垦的荒地;企业必须消除员工对于变革、开放、预算制约和匹配新应用以让遗留系统更好工作的恐惧感。 对于如何将Web 2.0引入公司中,Hinchcliffe给出了以下几条指导建议:
1. 向管理层介绍Enterprise 2.0的好处 反对Enterprise 2.0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企业高层和有话语权的人,因此要推行Enterprise 2.0战略就先要说服这些人。 从解决现有的商业问题这样的小处入手;比如对现有流程着手改善,或者通过信息共享来提高生产率等。 同时,先在小范围内实施Enterprise 2.0来减少其潜在风险比大面积推广而导致失控要好。 在向外部客户提供Enterprise 2.0之前,建立内部博客能够让员工克服对Web 2.0的恐惧和障碍。
2. 了解IT如何从Enterprise 2.0中获益 人们已经在所谓的阴影IT或流氓IT上做得太多了,用户带入工作环境中的那些未经授权的技术造成了安全隐患。但是IT可以主导Enterprise 2.0,比如建立统一的安全和有效的搜索工具。 。
3. 对工具和平台做好准备功课WikiMatrix.org 和 Weblogmatrix.org能让用户逐一比较各项产品的功能 CIO建议使用可用于Wikipedia的开源工具MediaWiki,另外还有Confluence,它是一款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中的商业软件。 至于博客,他们推荐使用WorkPress,这是一个被广泛使用并拥有丰富外观的博客平台。
由于许多Enterprise 2.0产品原先都是为个人设计而非为企业设计的,因此无法满足很多企业需求, Enterprise 2.0正在逐步进入市场化(目前虽然不多,但是CIO表示以后将会有更多的产品面世)。 这些产品都是围绕着企业需求而开发的,比如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SuiteTwo就是其中的一种。
4. 确保你涵盖了所有基础方面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Andre McAfee定义了Enterprise 2.0,他用一个缩写SLATES描述了企业从Web 2.0应用中获取最大价值所必备的能力。SLATES是指: 搜索(信息必须是可搜索的),连接(必须保持连接并交叉参照博客文章、wiki和诸如此类的互动和互补的社区),创造(必须提供一种简单的工具来让每一个人创建并编辑内容),标签(用户必须能够使用他们自己的用词或描述,这能使内容通过对用户有用的方式来进行编排和组织),扩展(应用必须包含像Amazon或 StumbleUpon那样的建议和推荐系统,比如购买产品X的用户也购买了Y这种功能),最后是信号(通过像RSS这样的技术来告诉用户是否有他们感兴趣的新内容更新)。
5. 找到(或成为)一名Enterprise 2.0模范 CIO引证了某个投资银行的例子,该银行在wiki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CIO表示企业wiki是在2005年末开始面世的,到2006年10月为止,5000名公司员工已经创造了超过10万次的点击率和6000个个人页面。 不管怎样,由于先期含糊不清的任务描述,wiki的早期并不成功。 直到wiki的拥趸们开始说 – 这个信息不要通过email发送,你可以使用wiki – 它才得以进入人们的视线。 另一个原因是管理人员有点近乎强制的让他人去使用这项技术;他们自己在wiki上张贴内容,并让他人在wiki上回复。 随着使用目的的清晰和榜样的力量,wiki终于脱颖而出。
Wiki所带来的新的协作方式促进了公司内部的交流。
6. 简单并公开 Enterprise 2.0,比如Web 2.0,是一种双向的、自由的交流工具。 过渡到这种应用的企业必须解决安全、隐私和管治上的问题,而在使用过程中还要保持公开的原则。 许多用户或许并不适应公开表达他们的见解;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行为会招来负面的效果,并由此拒绝使用Enterprise 2.0工具。 有鉴于此,Enterprise 2.0必须要把易用性放在第一位。 否则的话,员工不会愿意使用它。
7. 认识到Enterprise 2.0永远是处在测试阶段 为了达到实际使用效果,Enterprise 2.0应用必须进行高度的反复试验,由用户来推动大部分的变革和创新。 哪些是有用的功能? 哪些是无用的功能? 哪些是你所想要添加的功能? 这些问题是管理人员所需要问的;在很多情况下,用户会做出或建议改变以让该工具更有可用性。 永久测试阶段意味着产品永远不会完成,Hinchcliffe说。 不过既然Enterprise 2.0有为企业带来增长的潜力,它的拥趸们自然会觉得“永远不会完成”是一件好事。
链接:什么是Enterprise 2.0?
Enterprise 2.0和Web 2.0应用所倡导的协作、开放和自下而上的参与理念相仿 – 尽管在企业环境中这些应用必须解决诸如与遗留系统兼容、企业安全和系统访问之类的问题。 Enterprise 2.0是由哈佛商学院的教授Andrew McAfee所提出的一种名词,Andrew将其定义成为打算促进协作的企业提供一种自发、自由的社交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