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由“拉上窗帘”故事想到的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杰弗逊纪念馆大厦年深日久,建筑物表面出现斑驳,后来竟然裂纹,采取若干措施耗费巨大仍无法遏止。政府非常担忧,派专家们调查原因,拿出办法。后来报告交上来写明调查结果:最初以为蚀损建筑物的原因是酸雨。研究表明,原因是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该大厦墙壁每日被冲洗,大大频于其他建筑受酸蚀损害严重。
但是,为什么要每天冲洗呢?因为大厦每天被大量鸟粪弄脏。为什么这栋大厦有那么多鸟粪?因为大厦周围聚了特别多的燕子。为什么燕子专喜欢聚在这里?因为建筑物上有燕子最喜欢吃的蜘蛛。为什么这里的蜘蛛多?因为墙上有蜘蛛最喜欢的飞虫。为什么这里飞虫多?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的特别快。为什么?因为这里的尘埃最宜飞虫繁殖。为什么?尘埃本无特别,只是配合了从窗子照射进来的充足阳光,正好形成了特别刺激飞虫繁殖兴奋的温床,大量飞虫聚集在此,以超常的激情繁殖,于是给蜘蛛提供超常集中的美餐,蜘蛛超常聚集,又吸引了燕子聚集留连,燕子吃饱了,就近在大厦上方便……
解决问题的结论是:拉上窗帘!杰弗逊纪念馆,因为拉上了窗帘,而至今仍然屹立在华盛顿广场上。
如果把大型企业的信息系统比作“杰佛逊纪念馆大厦”的话,系统整合就好比用清洁剂清洗大厦,只可能暂时解决问题,但随着企业发展,大厦的裂缝会而越来越深,甚至坍塌。
“实时大集中”——大型企业信息化的“拉上窗帘”之道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也要像研究杰佛逊纪念馆大厦裂缝问题的专家们一样,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去找一找前面所描述的大企业信息化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看到,之所以产生系统整合的需要,是因为企业里安装了多套系统;为什么要安装多套系统?是因为一套系统只能管理一个部门或一个公司,但企业发展壮大了必须增加机构,原来那套系统支持不了,所以只好再安装一套系统来管理新增加的机构;而只要系统数量多于一套,为了实现统一管理,就必然产生系统集成的要求。
所以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把系统的数量减少为一个!就像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一样,只有一个大脑和神经中枢,外围全部是传导组织和神经末梢。当企业成长壮大,新机构不断产生时,这个系统的触角能够自动“生长”到新建立的机构中去,而无需另行安装部署任何子系统。
那么,现实中能找到这样理想的软件系统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嗅觉灵敏”的大型企业成功实施了这种系统,并且取得了惊人的应用效果。这种系统就是所谓的“实时大集中式”企业集群(集团)管理系统。
这种“实时大集中式”系统是完全基于互联网运行的。无所不至的互联网就是它的外围神经组织。同时它拥有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大脑——总部信息中心,企业内所有的数据都通过互联网实时集中到这里,在这里整理、分类、计算、汇总、分析,一方面产生管理指令,实时传达下去,一方面形成决策支持依据,为指挥部提供指导。如果企业增加新的机构,只需要在大脑中分配几个脑细胞,做一些定义和标记,就可以纳入到已有的管理体系了。
显然,建立“实时大集中”式信息系统,是大型企业解决信息化问题的“拉上窗帘”式方法,它能从根本上消除大型企业的IT瓶颈,长久地支持企业成长壮大。
国内目前成功实施了实时大集中系统的典型企业有工商银行、双汇集团、蒙牛集团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双汇集团为例,采用实时集中式系统后,企业的管控能力和敏捷性大大提高,无论在什么地方新建或兼并新的机构,只要让新机构接入互联网,集团的管理信息系统就能立刻延伸过去,将其纳入集团实时一体化管控体系。在获得极大管理效益的同时,信息系统对投资的要求却非常低。有关资料显示,由于全集团只需建一个机房,因此信息中心的总投资额只有600多万元,而每年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更是低得惊人,只有60万元左右。如果采用系统整合的方案,按照双汇现在的机构规模,据测算信息系统的建设投资至少需要1、2个亿,每年的运行维护成本也将超过3000万元。
“拉上窗帘”,“把系统减少为一个”,解决复杂棘手的问题,往往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