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呈现五大特征
作者:赵霞 来源:产经网-中国电子报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03日 点击数:
王占宁:进入2006年,国内3G商用已箭在弦上,增值业务也呈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有预测称,到2010年,增值业务市场有望达到1200亿元的规模,可以说,增值业务已成为拉动电信业高速发展的一大引擎。那么,在网络融合的大趋势下,增值业务市场将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创造出哪些新商机?
  近日,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增值服务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王占宁先生向《中国电子报 》记者阐述了他对增值服务市场未来发展态势的分析和估计。
  增值业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记者:作为电信行业资深的专家,您对当前电信增值服务市场发展状况如何评价?您认为增值业务市场呈现出哪些新趋势?
  王占宁:近年来,全球电信服务市场都在经历传统语音业务增长趋缓,而以移动数据业务为代表的增值服务市场迅速扩大的发展过程。各类新型电信增值业务正在成为全球电信市场的热点和资本市场的焦点,这些新型电信增值业务的引入给全球电信市场增添了无穷活力,全球电信市场也因此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从全球范围看,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跨行业融合日新月异,电信业务界限正逐步扩大外延,电信运营商服务的内涵不断充实,电信服务正在向信息服务的领域转移与扩张。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一样,我国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努力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一场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开始的,扩大服务范围为目的,加快通信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促进电信体制改革的动力正在我国电信界不断增长。
  近年来,移动通信中的短信业务发展引人注目,初步显现了中国庞大增值服务市场的无穷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消费意识的逐渐成熟,多样化、个性化的电信增值服务需求会越来越突出,为电信增值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宽带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快速,为电信增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围绕多样化需求而进行的价值链再造,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机制。良好的发展时机和发展条件为电信增值业务迅速成长带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告诫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个机遇,客观和正确地从本质上认识电信行业新增长的内涵和方式、真正实现电信企业的成功转型。
  记者:增值业务将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引擎,特别是在"十一五"阶段。从您了解的情况看,我国增值服务市场规模有多大?呈现出哪些特点?
  王占宁: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规模、结构和经营主体表现出五个特征。
  一是电信增值业务收入占电信总收入的比例在升高。2004年中国电信增值业务收入约600亿元,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比例超过10%,其中信息服务业、因特网接入业务占增值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60%和34.8%。二是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变化速度在加快,企业间的并购、淘汰行为增多,行业发展趋于理性。2004年,在中国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13823家企业中,亏损企业超过赢利企业,收入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赢利的主要是那些实现规模效益的企业。200 5年6月,中国国内跨省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企业提供者已超过1.6万余家。三是中国民营资本已经发展成为增值电信业务领域的主力军,2004年民营控股企业比例达到55.4%。四是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的运营模式不断创新,运营商开始与更多的企业进行合作,行业间交叉融合开始形成。五是增值业务开始有了品牌化的趋势。
  商业和行业应用是突破口
  记者: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请谈谈您的看法,您认为国内增值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有哪些突出的问题?
  王占宁: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快速发展、成绩显著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今后的发展,还可能影响到社会对增值业务的整体评价。
  从当前的现状看,我国增值业务发展的总体方向把握上不够全面,表现为对个人娱乐业务关注过热,运营商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业务同质化现象,而商务应用和行业应用市场进展缓慢,为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内容供给不足。尽管近年来,围绕个人娱乐、沟通的SMS、MMS、IVR、CRBT、手机游戏等业务发展很快,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但这些服务比起商务应用、行业应用的市场来说,还是规模有限,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很明显。特别是涉及到社会公众信息方面的服务,问题更为突出。
  联系到中国电信集团提出要成为综合业务运营商,实现电信业务"转型"的战略抉择,表明我们的企业家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背景来看,党和国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之后,电信企业是否已经承担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呢?电信增值服务行业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对社会效益的关注到了什么程度,是否能给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呢?尽管有些运营商知道,与个人娱乐市场相比,商务应用、行业应用、公众信息服务等领域规模大,投资回报高,但业务发展要求也高,对产业链的形成依赖性强,实施难,风险大,在业务环境还不理想的现在,只能无奈,维持现状。
  记者:针对目前的市场环境,您认为增值服务业的发展从哪里突破?
  王占宁:增值业务要有一个新的突破,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相关部门都要下大力气扭转这个局面。政府在政策层面上要有新思路,制定具前瞻性的发展战略,要充分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职责放到重要地位,引导企业积极发展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业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打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例如,目前政府部门掌控了大量社会公众有用的信息,如何通过网络为社会服务,实现资源共享问题。又如,各企业在加快推进自身信息化时如何充分利用公众网络,如何消除信息安全隐患的防范和法律解决路径等。
  从运营商的角度看,作为发展增值业务的主体,要为国家的总体发展作贡献,把握好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在与内容提供商的关系上,在打造增值业务产业链方面,应当起什么作用?是主宰作用还是主导作用,是"人人为我"还是 "我为人人",或换一句话说,是一切为本企业考虑,还是从发展增值业务总体考虑。电信运营商要处理好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经济关系、相互间的诚信、技术支撑以及对最终客户负责有关的责任等),与内容提供商一道在经营模式积极创新,达到共赢或多赢的目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大量已经数字化的、公众又关心的信息,都被有关部门掌控,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应当值得我们共同关注。同时,信息运营商如何找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切入点,也应当积极进行探索。要主动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各相关企业充分认识商务应用、行业应用、社会公众信息市场三大部分在整个增值业务市场整体中的重要性,共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站在推动社会信息化的高度,树立企业远景,结合自身经营能力调整经营方向。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经营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严重,这些缺陷甚至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例如不遵守服务协议、垃圾短信、反向定制、黄色短信、以及消费陷阱等。在经营中,企业的短视或不规范经营行为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不满。这些问题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在政府部门指导下,在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得到明显改善。这些工作仍需保持,在监管总体规划上进一步研究,让已取得的成果得到不断巩固。
  记者:增值服务专业委员会在推进增值服务应用方面有哪些发展计划?
  王占宁:2006年,在3G即将引发的业务发展高潮到来之际,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增值服务专业委员会将继续以增值业务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为目标,结合增值服务领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推动业界的多方交流,广泛合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提供良好决策支持、信息支撑服务,在引导行业的发展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相关链接
   增值服务专业委员会
   助力增值业务市场发展
  增值服务专业委员会从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电信增值业务的繁荣与发展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和交流氛围,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及时的服务支持。
  专委会正在和我国从事电信增值业务的运营商一起探索前进,通过开展国际考察、国内论坛的形式为国内企业掌握国际动态、学习国际经验,分析增值业务市场提供支持和服务,并将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国内外企业及行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向政府和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一手信息。专委会还根据企业需求,组织业内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业的人才培训服务,有效缓解了增值服务这一新兴行业在发展初期的人才压力。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