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数码李绍远谈ERP的选型
“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很多套装管理软件,这种一次性安装即完成上线的‘ERP’,归根结底也只是一套软件产品,而不是管理系统的集成。”李绍远认为:这种完全产品化的软件对于企业的管理重组、流程定制、二次开发等信息化所必需的环节都无能为力。
财务软件不等于ERP
“很多企业较早就购买了电脑,使用上了财务软件,但并不代表这就实现了信息化。”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远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传统的企业财务软件都是以科目为核心编制的,仅是供财务部门处理会计账务的后台系统,这虽然完全符合财务会计的要求,但是随着企业财务管理不断深化,核算型财务软件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纵观国内一些国产软件厂商在转型ERP时,习惯于极力推荐客户先购买其财务软件,当客户需求进一步增长时再在其财务软件基础之上添加进销存管理模块,并一概冠之为ERP。事实是,这种组合仍旧无法等同于ERP。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Gartner Group在MRPII软件系统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首次定义了ERP。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从管理范围和深度上为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工具。相比之下,财务软件只是集中在ERP一个或几个环节的应用,把财务软件当作ERP卖给用户使用,用户其实根本得不到ERP应有的集成性、全面性的成果。
套装软件的管理缺失
“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很多套装管理软件,这种一次性安装即完成上线的‘ERP’,归根结底也只是一套软件产品,而不是管理系统的集成。”李绍远认为:这种完全产品化的软件对于企业的管理重组、流程定制、二次开发等信息化所必需的环节都无能为力。事实上,没有哪一套安装即可使用的软件产品在管理和流程上是能适应千差万别的企业单位的,管理的缺失是这类套装软件最致命的软肋。它在短期内或者企业运营的某个环节上也许可行,但从长远发展和全局统筹的角度来看,实用价值其实并不高。
自从SAP公司创造性地将ERP和BPR两个本来没有关联的东西合到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IT+管理”的一个世界性奇迹之后,ERP作为管理系统而非软件系统已被人们广为接受。ERP是管理在IT上的实现,忽视了管理事实上也就是抛弃了ERP的灵魂。而套装软件销售商们往往只强调软件功能如何强大,安装和使用如何简便,有多少模块和报价,至于企业内部的流程再造、管理在信息化中的决定性作用,他们还无暇去想,售出的软件产品也并不涉及。
专业的产品才是根本
从以上看来,中小企业选择管理软件一般存在几个误区:一种是先买财务软件再追加进销存,一种是选择安装即可的套装软件,还有一种是针对本身业务流程需求量身定制软件。前两种的确实施简便,但是应用上与ERP相比却不得不打折扣;而完全量身定制软件,虽然符合自身的业务流程,但由于费用巨大、研发周期长、后期维护复杂,在中小企业中显然是一种不可为的模式。于是,注重流程管理,产品化较成熟,又便于平滑升级、价格适中的专业ERP就成为中小企业的最佳选择。
“有别于从财务软件脱胎而来的ERP,专业的ERP一定是经过了众多案例证明,具备标准化、行业化、模块化、个性化等综合特质的系统。”李绍远介绍说:我们针对中小企业专门推出的“易飞普及版”ERP和易助ERP就是这样的专业系统。“易飞普及版”和易助脱胎于大型ERP系统,专注于制造行业,兼具财务、销售、质量、HR等多个模块,覆盖企业管理各个层级,拥有众多企业的成功实施经验。
据了解,在管理的广度方面,专业ERP已打破了MRPII只局限在传统制造业的格局,如“易飞普及版”和易助已把它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并逐渐形成了针对于某种行业的解决方案。李绍远最后表示:中小企业信息化,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远景发展,选取最成熟、最专业、性价比最高、最切合自己的ERP产品,切莫因为图简便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