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SAP推出NetWeaver ,记者获悉金蝶也将马上发布BOS战略。NetWeaver与BOS在战略定位上极其相似,这绝非偶然。几大管理软件厂商的动作暗示着一点,即ERP平台化趋势难挡,管理软件第三次技术革命风雨欲来。
几经周折,金蝶总裁徐少春终于接受本报的独家采访。徐向记者证实,9月13日,金蝶将在北京发布其新一代ERP平台--BOS战略。徐少春依旧激情洋溢,滔滔不绝,抛出四大论断透析ERP的现在与未来。
论断一:管理软件正迎来第三次革命
实际上,以BOS为主题的管理软件的第三次技术变革早已暗流涌动,市场和技术敏感度高的厂商都纷纷发布了自己的相关产品,并在战略上进行逐步迁移,管理软件第三次革命的序幕正式拉开。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管理软件历史上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技术变革,而正是这两次变革成就了今天的金蝶。”徐少春感慨万千。第一次技术变革的主题是从DOS平台转移到Windows平台,即将管理软件从DOS平台移植到Windows平台。“金蝶是国内第一个推出Windows版管理软件的公司。”徐少春吐露,“也正是这次技术变革,使金蝶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为全国知名的管理软件提供商。”第二次技术变革的主题是从两层架构转向多层架构,这次革命发生在2000年左右。“金蝶又是国内第一个采用Windows DNA技术的,实现了管理软件的三层架构。”徐少春表示,管理软件产业正经历第三次技术变革,这次变革的主题是业务基础软件平台。而金蝶将再度发力,而在这一轮技术变革中的主角是BOS。
第三次革命将带来什么?“实际上,软件开发的共性趋向与企业管理的个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几乎是导致所有低满意率的罪魁祸首。所以,在共性和个性之间寻找一个皆大欢喜的平衡点,成为今天所有ERP厂商冥思苦想的课题。”平台软件是随需应变的,弹性的,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徐说,以金蝶即将正式发布的BOS来说,客户可以不懂ERP,不懂技术,但只要熟悉自己的业务流程,就可以自己在BOS平台上DIY,实现自己的个性化ERP应用。“这将解决管理软件面临的三大世界难题,即集成、适应变化和效率。
论断二: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产业链群
“中国的软件企业正在经历一个从‘个体英雄’到‘产业群制胜’的时代。”徐少春作出了这样的概括。
经常有人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做不大,为什么做不大?徐分析其中原因,“其实还是没有形成一个产业的生态链,目前的状况是很多软件企业孤军拼杀,各自为战,如果更多的软件企业拥有一个平台,在上面拓展ERP,去增加ERP一些新的功能,不断满足客户动态的需求,就没有可能做不大。金蝶也是因为有BOS才敢提出打造产业链群这个口号,从自己创业到群体创新,再到产业链创新。”
7月20日,金蝶在香港主板上市。“我们已经拥有非常众多的伙伴一起分享成功。可以说、金蝶完成了从个体创业到群体创新。”
徐少春称,平台化的ERP将会促使产业链增长,其明显的表现就是将给渠道伙伴足够的开发空间。在新的管理软件产业生态链中,产业分工会更加明确,产品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业务基础软件平台有非常和谐的合作。
“在传统管理软件生态链里,ISV及SI等合作伙伴扮演的只是‘服务者’的角色,他们利用自己在区域或行业里的优势,向和自己有着紧密合作的最终用户提供管理软件的实施与服务。”
“然而,在新的生态链里,ISV及SI等合作伙伴的角色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在扮演‘服务者’的同时,他还可以担当‘产品制造者’的角色。由于有了业务基础软件平台,ISV及SI等合作伙伴有可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具有自己品牌的管理软件;对最终用户而言,业务基础软件平台也为他们自己进行应用系统的定制与开发提供了可能,他们将不再被动的接受管理软件提供商的通用产品。”
徐少春还特别指出,平台化的ERP是ERP实现行业细分的必要前提。“一些合作伙伴,看似规模不大,但是他们对某一行业的了解程度远比我们这些厂商高得多。所以他们有能力开发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软件给自己的客户,而像金蝶BOS这样的软件为他们提供了平台。”南通星网就是一例,这个原本只有几个人的公司发展至今,已在金蝶BOS平台上开发出自己的纺织、服装等行业解决方案,这正对了当地许多纺织服装厂商的口味,南通星网也因此成了当地ERP“大鳄”。
“可以预见,随着业务基础软件平台的成熟,一种新型的、和谐管理软件生态链将会出现。这种和谐的产业链真正完善之时,也是管理软件产业重新腾飞之际。”
论断三:“苦、集、灭、道”的客户成功论
徐少春爱思考、爱研究,直到忘我的状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习惯。记者有幸分享了他新近的研究成果,“最近我正在看佛教的书籍,着重注意到了佛教所讲的四圣谛,苦、集、灭、道。”
徐少春有感而发,“苦是什么?佛教里面讲人生下来就是受苦受难的。苦,就是要正确的面对人生。集,是要寻找痛苦背后的原因,要去集中分析归纳为什么会有这些痛苦。灭,顾名思义就是消灭痛苦。而道,就是怎么超越它。”
在徐看来,ERP的终极意义就是帮助客户脱离困境、获得成功。那么就要遵循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找到痛点,以积极的心态分析背后的原因,然后用合理的低成本的解决之道消除痛点。徐强调,这一点尤其对合作伙伴适用,从客户痛点出发,实现个性开发,才能真正维护住客户。
“过去我们是敢讲敢想敢干敢当,这种价值观是从我们个体出发的。但是2001年以后,我们改变价值观,提倡爱心、诚信、创新、帮助客户成功。卖软件不是我们的目的,真正帮助客户解决了问题是最让我们欣慰的,这才是软件厂商和渠道生存的根本。”
论断四:软件企业的竞争实质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徐少春十分认同这一点。
“中国企业应该塑造自己的个性特点来求发展”,徐少春表示,“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只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及时的做出反应,确立不可替代的位置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服务完善、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进行变革,打造和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去抢占整个产业链的高端,自如应对各种冲击和挑战。”
徐说他非常坚信能够支撑企业成功的三点理论,那就是要想成为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首先应该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必须具有足够的实时响应力来调整企业策略,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另外还要具备足够的坚固可靠性,来确保核心业务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运作。“若是如此,那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将是独一无二的。”
徐少春对自己的企业信心满满,他说金蝶找到了解决问题之道,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为我们不仅做应用,还能够提供做应用的平台。相信这也必将带动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 墨幽中文网 www.moyou17v.com 墨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