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怎样理解“信息城市”这个概念呢?
胡小明:我想“信息城市”应当是一个相对概念,它表达的是一种方向和发展趋势。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城市竞争力与城市魅力。
记者:深圳在城市信息化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胡小明:深圳的电信环境、网络环境为国内最好的几个城市之一,移动电话普及率、上网率在国内也属最高的,深圳的通信基础设施在世界上也属于较高的水平。
记者:与国内、国际上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的城市信息化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胡小明:深圳的信息化有三个优势,第一是基础设施环境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网络的质量好、普及率高,宽带发展得也很好。第二是深圳社会接受新观念很快。第三是信息技术知识的社会普及率高。深圳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不仅有华为等重要的IT骨干企业还有许多信息技术与服务企业,庞大的IT就业群体带动了全市信息技术知识的高普及率。
深圳的不足之处是社会服务组织不够完善,由于城市太新,很多服务组织不到位,特别是缺少第三方服务机构。
记者:深圳发展城市信息化的重点在哪里?
胡小明:深圳的硬件基础设施己相当不错,因而信息化的重点应放在创造有效益的应用上。
政府信息化的重点应当放在信息开放与公众服务上(记者注:近日召开的我市党政机关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出消息,年底前我市所有对公众服务的党政机关将建成网站对市民开放);在经济领域中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应当放到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上。
记者:在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移动通信产业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胡小明:移动通信对于提高全社会生产、社会活动效率的巨大贡献是人人都能体会得到的。随时的通信节约了全社会的时间资源,极大地改善了社会资源的协调利用能力。
记者:您认为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胡小明:未来移动通信会与电视结合,会与远程监控结合,会与GPS全球定位结合,会与各种工作性服务结合,更会与大量生活类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结合。手机将不仅是通信的工具、业务管理的工具,还是游戏、娱乐的工具。今后,一个人没有手机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电视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记者:未来城市信息化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胡小明:信息化应用将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过去,信息技术应用只在工作领域,我们称之为是“数字化工作”,今后,信息技术还将会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数字化生活”。今后两方面都会充分地发展。
信息化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更有效率的社会;信息化将会带来一个更协调的社会;
信息化会使我们的社会更有活力,信息化提供的知识、技术、机会将大有利于社会创新;
信息化会带来一个更愉悦的社会,我们会享受到更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