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转攻企业信息化
作者:
佚名 来源:
计世华南 发布时间:2005年09月14日 点击数:
中国移动联合房地产商推广其企业短信在社区管理中的应用
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是整个商业界最大的学问。从最原始的多级渠道代理延伸到终端的行商,发展到今天的B2C等形式,都是寻求利用新技术降低交易成本作为原始驱动力的。
这几年来,短信在中国内地市场取得了独一无二的成功,使得在PDA模式上做移动商务受阻的开发商们将目光转向SMS。IDG这个被誉为投资风向标的风险投资再次对移动商务使出大手笔,使得这个领域更是异常活跃。将短信用于销售服务和内部管理,这个被称为“一毛钱的管理革命”,有望成为移动商务遍地开花、落到实处的第一步。
走完电子商务的最后一米,移动商务能否完成这一使命?
一个“短信引擎”,与公司现有OA、CRM、ERP等IT系统对接,通过移动互联网将企业IT网络的外延扩大到随身携带的手机上。
通过一毛钱的短信,收集销售数据、下达管理指令、发布促销信息等等。移动营销、移动客户服务、移动办公自动化、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移动物流管理、移动监控等一系列的名词由一个企业短信平台引发出来。
企业的高管每天早上就可以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昨天的销售数据。“实时企业”的概念被一毛钱的手机短信演译得淋漓尽致。
以上片段已在许多企业中上演。中国惠普、中国宝洁、可口可乐、海尔、TCL、联想电脑、松下电器等大型企业现已熟练地使用着企业短信平台。而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商家也在用手机短信做客户服务、促销发布等业务。
今天,意料之外发展起来的短信产业正在从以手机铃声和图片下载、手机游戏、交友等经典应用为特征的个人市场的商业模式,转向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服务的行业应用模式,整个产业又找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增长点。
而这只是在近两年发现的事,与短信在个人用户市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一样,企业短信也以每年20-30%以上的速度递增着。
不少风险投资机构对于这一“金矿”表现出很大兴趣。同时,用友、IBM等软件企业也开始注意这一市场。
前不久,IDG再次对企业短信开发商之一的亿美软通公司增投1000万美金。同时,据称移动商务、互联网、娱乐是IDG今年投资的3大方向,尤其看好移动商务目前的应用模式。
掘金者络绎不绝
在去年,亿美软通和北京移动合作开拓企业短信市场,获得了6255的全网号码。并开创了“亿美模式”,令其声名大振。其模式即为产品(软件)+服务(移动商务解决方案)+运营(按企业短信流量计费,与移动运营商分成)。此后,亿美软通在企业短信市场上做得风生水起,尤其在一些商家如卖场、酒楼等。
原是SAP的实施企业之一的高维信诚,也是这个领域中较早的探路者。在2002年下半年,高维信诚就推出了“短信宝”,移动商务模式因此形成PDA和SMS并存的局面。2003年高维信诚申请到移动和联通全网SP资格。前不久,高维信诚整合原有的产品,推出一款基于手机短信技术的企业移动商务引擎(EMO- Enterprise MobilityEngine),可提供供应链管理、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移动办公管理和移动商务智能四大功能。高维信诚正以SAP的在中国的大客户为起步基础,来开拓移动商务市场。
因短信网址进入这个领域的新网互联公司,在去年发布了自主设计的“企业MO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为企业和其他的社会组织机构建立无线网址。有点像将3721在互联网所做的模式搬到移动互联网上。新网互联曾作过一个市场调查表示:有将近60%的企业表示期望尝试基于短信或者WAP的无线商务应用于信息发布、业务咨询、业务服务、发布广告、预定和接受定单等。
万网则有点像低端短信群发市场中的“格兰仕”,曾针对商务短信“低价+赠送+免费”促销举措,一次性交纳1000元的开通费,即获赠多达5000条的短信发送量的优惠待遇,将同类SP推行的企业短信平台费用一下子拉得低低的。
与万网等一样做短信群发的企业,据称目前大大小小加起来已超过1000家。而处于高端市场的亿美软通和高维信诚,其产品则需要与企业的管理和营销系统接口,并从中发挥其有别于同类的功能。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由运营商提供的正式企业短信服务全年发送总量约为1亿1千万条,而通过短信群发器(如企业的短信猫)等非正规服务发送的商业内容短信数量更是数十倍于此。
与个人市场相比,目前企业短信应用的普及率相当低,中移动、中联通等运营商也在努力快速发展此项业务,有机构预计2006年前后全国将达到7亿元的市场规模,并还将继续增长。
渠道 附随是特性
既然称为增值业务,必定有其附随的主体业务,两者形成皮毛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针对个人的SP一般都没有建立渠道,也无需建立渠道,只不过是放在移动的梦网,再通过下推的方式接触用户。
但针对企业短信应用的增值业务却不同,它需要与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或营销服务系统接口,并针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作出相应的修改。
如果仅仅是代理SP的增值业务产品,像传统IT渠道一样,则很难开展有效的市场开拓。高维信诚移动商务事业部总经理范志强对此深有感触:“增值业务的特性也决定了其渠道的特殊。”他认为,单纯依靠短信收入,渠道的利润不足以保证对企业客户的服务质量。
目前,高维信诚EMO的推广采取“挣三次”渠道合作模式,即通过“软件收入+服务收入+短信收入”实现三次盈利。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般的SP为了吸引人气,在软件等等方面都是大张旗鼓地宣称提供免费服务。
在范志强眼里,软件收入可以支撑公司的营销和开发成本,服务收入可以支撑公司对于企业客户的长期运营服务成本,而短信收入将成为企业的纯利润。
据范志强介绍,高维信诚EMO将目标市场锁定在大中型客户群,而其竞争对手之一易美则定位于一些低端商户和一些企业用户。目前,高维信诚的渠道伙伴分为几类:一类是独立软件开发商即ISV,其典型代表便是SAP,据称在SAP的一些产品中,高维信诚的短信服务正被大量使用。第二类代理采用OEM的方式,即与某一系统或机构(如中国移动,或商务部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广州市经贸委等)合作,以“贴牌”的方式销售高维的EMO。
中国移动的“企信通”则主要由中移动自己进行推广,同时一些省份也有些代理渠道。广州移动曾就“企信通”项目进入了人员推销,分配任务到市场部每个员工头上。与高维信诚的“挣三次”模式不同,中移动从珠海创我软件中购买了这个软件后,便免费提供给客户,将收益的希望寄托在此后的短信流量收入上。(源于《计算机世界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