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就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与强大对手竞争?
本次会上提出了“智能化企业”的理念,与其他一些答案如“敏捷企业”、“数字化企业”相比,更加强调企业自身的能动性和适应性,可以“主动”应对外界变化。大唐电力集团公司市场营销部综合信息处处长苏发指出,智能化企业就是要通过应用先进IT技术使得企业管理运营流程实现最优化,从而最快捷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资讯部深协理徐政民也表示,智能化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和及时的外部市场预测的功能,而实现这些功能的有效工具就是信息技术。
应用需求呼唤企业智能
当前,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已经走过了初期的建设阶段,参会的许多企业都已经上线了ERP系统,如上海电力公司、茂名石化公司等。因此,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在建设好了一些应用系统之后,数据集中完成以后,对于这些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整理、分析、利用成为了难题。在进行了一些数据挖掘系统建设,引入了商业智能的概念以后,这一问题得到了一些缓解,但总体上来看,企业初期信息化建设之后的下一步发展还并没有明确。
“智能化企业”的理念得到了许多企业的响应和共鸣。尽管这一理念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于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实施知识管理、对企业战略制定基于决策支持等内容已经被与会代表们广泛所认同。作为厂商代表,用友软件公司高级副总裁高少义就把需要大量数据挖掘和信息利用的绩效分析系统作为构建智能化企业的必选项之一。而作为咨询公司的代表,易观国际行业用户及专业服务市场总经理董明也表示,有效挖掘、分析数据信息是智能化企业最基本的表现之一。
IT贯穿智能化企业
实际上,智能化也是信息化建设的一种延伸。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叶向阳主任就表示,企业智能化是信息化的更高层次,只有具备一定的管理信息化基础,企业才会有着智能化建设的需求。苏发就结合大唐电力集团正在进行的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指出,只有企业具备一定规模的数据积累之后,才会想到如何更高效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进而要求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和市场预测给予更多的数据支持。
而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上看,智能化企业的任何一项经营运作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既然是智能,那么肯定具备及时,甚至实时针对外界变化进行反应的功能,这样的要求只能借助信息化的帮助。而从企业的决策、运营、生产、控制等主要环节来看,生产自动化已经初见规模,因此要想实现企业及时反应,其他三个方面的信息系统建设将是未来的重点。”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吴强这样表示。
智能化考验企业CIO
智能化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CIO来说则意味着更高的要求。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不再是讨论“该不该建、从何处着手建”的时候了,各个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系统使用经验,如果说初期还可以付出“试验成本”的话,现在就必须选对方向,否则企业就很容易在竞争中掉队。而IT建设必须与业务相结合,必须符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理念将是这一阶段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企业CIO不但需要秉承这样的思想,更要成为一个既懂IT技术,又懂企业管理和实际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在信息化建设中就需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但经常我们看到以往的企业CIO或者精通技术,或者精通业务,不能把两者融合于一身,这也导致了一些IT建设的收效不理想。”吴强表示,在向智能化企业迈进的过程中,CIO的当务之急就是让自己变成“全才”,并找到更多的“全才”。
其次,CIO的定位也有了一些变化,并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方面,CIO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一些企业的CIO已经从原来直属于CEO转变为直属于董事长,从而加强了CIO对企业决策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有些企业为了使得信息建设更好地与业务结合,将信息化建设部门隶属于某个职能部门,如企划部等,这也就削弱了CIO的职责和权力。无论哪种变化,这都意味着IT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过程中组织调整的尝试。
IT厂商缺乏智能化解决方案
尽管智能化企业的概念也得到了与会IT厂商的大力提倡,但在许多企业代表看来,厂商还需要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案例支持。一些企业抱怨说,当他们有了数据挖掘、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需求时,却没有厂商提供完全满足需求的产品,或者提供的产品比较孤立而不系统,很难保证企业长远的发展。同时,对于许多谨慎型的企业来说,在信息化建设之前都需要看到同类企业中有成功的案例,而目前来看,尚未有哪家企业可以称得上是建成了比较完善智能化企业,因此缺乏成功经验的借鉴也让许多企业裹足不前。
作为回应,各家IT厂商纷纷表示尽快在自身所在领域开发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产品,并通过伙伴联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结束语
尽管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让许多参会企业都有着浓重的危机感,但通过对智能化企业的探讨让他们明确了新的建设方向。在会议告别的时候,许多人在互相祝福:希望明天再见的时候,大家都踏上了一条新的企业建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