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AI自动化底层后,CIO的头号危机:下一代领袖从哪里来?
作者:CI0.com&睿观 来源:CIOCDO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点击数:

——AI时代,传统IT“职业阶梯”已断!

各位CIO和业务领袖,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的悖论中。

一方面,AI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革命。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IT行业正引领AI应用,以惊人的速度精简运营。另一方面,这场革命的代价是:我们正在“抽掉”数字人才的职业梯子。

斯坦福大学的论文显示,22-25岁入门级软件工程岗位的招聘,已从2022年的峰值下降了近20%

这意味着,那些传统上供IT新人“打怪升级”的重复性、低阶任务(IT支持、基础运维、重复编码)正在被AI快速吞噬。

这就带来了一个致命问题:如果“新手村”都没了,未来的“满级高手”和“IT领袖”将从何而来?

今天,我将为你深度拆解这一迫在眉睫的危机,并提供一套CIO必须掌握的未来人才发展战略。

👇 读完本文,你将收获:

  • 💡 一个新认知:从“职业阶梯”到“职业网”的思维转变。

  • 🚀 一个新角色:未来IT团队的核心——“AI代理管理者”。

  • 🎯 三条新战略:CIO如何重新设计人才培养路径。


一、告别“阶梯”,拥抱“罗网”:AI重塑职业路径

科技培训公司Skillsoft的CIO Orla Daly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可能不再是‘职业梯子’,而更像一张由绳索交织的‘职业网’。未来将出现更扁平的层级。”

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企业人才需求从“通才”转向了“高度专业化、具备AI素养”的专家。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未来的IT团队规模会更小,但对企业的关键性将远超以往。

我们不能再用线性的“晋升”思维来看待成长,而要用网状的“能力组合”思维来构建团队。

二、不做“码农”,做“AI代理管理者”

AI自动化了重复劳动(例如写大量的SQL查询),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专家的终结。

Scotts Miracle-Gro的Fausto Fleites指出,企业级AI仍处于早期,最大的风险就是“幻觉”。如果你没有编码经验,你根本无法识别AI在“胡说八道”,更不知道如何纠正它。

因此,人类专家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执行者”转向“监督者”。

未来的工作场景是,AI协作者承担重复任务,而人类专家的价值则体现在AI无法企及的领域:批判性思维、情商和商业大局观

这就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核心角色:AI智能体的管理者”(Agent Manager)

他们的职责不是自己“干苦力”,而是:

  1. 定义目标:告诉AI要做什么,预期KPI是什么。

  2. 监督过程:在AI执行时,识别其“幻觉”和错误。

  3. 验证结果:审查AI交付的代码、报告和分析,确保其合乎用途并能创造商业价值。

正如EDF的Kenny Scott所说,纯工程的部分会减少,但“把各个环节串联起来”的人,其价值将变得无比重要。

三、CIO的破局三策:重新设计“人才供应链”

面对“职业阶梯”的断裂,CIO不能坐以待毙。你当下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今天的自动化不会成为明天的管理难题。你必须成为团队职业发展的“赋能者”,从源头开始设计全新的人才策略。

策略一:忘掉“熬资历”,给新人“压担子”

Jotun的数据主管Gro Kamfjord观察到,新一代的年轻人入职时已具备Python和AI的熟练技能。

“我不认同‘先干几年枯燥重复的工作,才有资格挑大梁’那套老观念。应该把人招进来,就要求他们承担责任,并在职业生涯早期就鼓励他们贡献价值。”

【睿信咨询AI与数据转型顾问建议】:别再让你的天才新员工去做AI都能做的枯燥工作。立即让他们进入“AI智能体(代理)管理者”的角色,让他们去尝试、去试错、去承担责任。

策略二:重塑“入门级”,从“执行”转向“审计”

Nash Squared的CIO Ankur Anand指出,企业仍需要入门级IT人才,但其核心职责必须改变。

  • 旧的入门级:亲自处理重复性任务(如IT支持工单)。

  • 新的入门级监控和审计AI的输出(如审查AI生成的安全告警,并思考如何降低误报率)。

这要求初级成员必须具备极强的批判性思维

策略三:启动“导师制2.0”,重塑高阶技能

既然“干中学”的传统路径被堵死了,资深员工的“传帮带”就变得空前重要。但传授的内容必须改变。

  • 导师制1.0:老师傅带徒弟,教的是技术、是“术”。

  • 导师制2.0:资深专家指导新人,教的必须是批判性思维、情商、沟通能力与业务理解。这些才是未来在“职业网”中不断跃迁的核心技能。


总结:CIO的终极挑战

在AI时代,CIO最核心的工作已经不再是“管系统”,而是“管人”——更准确地说,是“设计一个能与AI协同进化的人才系统”。

面对如何识别和培养“AI代理管理者”的难题,一个“内外结合”的策略或许是最佳路径:

  • 对内(Internal):保留一支小而精的核心专家团队,他们懂架构、懂业务、懂AI战略,确保“做的事情是对的”。

  • 对外(External):通过外包和代理机构,引入熟练的AI执行人手,以扩展团队的交付能力。


最后,我想留给各位一个问题: 你的IT团队,是在被动地被AI“精简”,还是在主动地进化为一支“AI代理管理者”军团?



原文《CIO在AI时代取得进展可采取的措施》

重复性任务的自动化正在重塑IT行业。CIO必须制定职业发展策略,帮助员工掌握所需的高阶技能。

图片来源:Rob Schultz / Shutterstock

随便问一位CIO对AI的看法,你很可能会听到:AI擅长接手重复、低阶的任务。从IT支持、运维告警到软件开发,生成式和代理式AI系统正在自动化这些任务,让专业人员得以聚焦更高价值的工作。

“技术一直在演进,自动化也伴随我们很长时间,”科技与人才解决方案提供商Nash Squared的CIO Ankur Anand(安库尔·阿南德)表示,“然而,AI带来的变革速度前所未有。”

业务转型的速度之快,使得全球AI支出预计在今年底接近1.5万亿美元,Gartner预测明年将突破2万亿美元。普华永道《2025全球AI就业晴雨表》指出,各行业都感受到AI冲击,但IT行业引领AI应用,随着新兴技术精简运营,所需员工数量将减少。

证据显示,这场重构已在进行。斯坦福大学一篇关于AI影响的论文指出,22至25岁入门级软件工程岗位较2022年峰值已下降近20%。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同期报告,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分别为7.5%和6.7%。

普华永道研究人员认为,这场重构背后隐藏着IT行业更深层的变革:企业正从“通才”角色转向“高度专业化、具备AI素养”的人才。结果是IT团队规模缩小,但对数字经济的关键性提升。

对掌握合适技能、能帮助企业驾驭AI的紧缺专家而言,这似乎是好消息。然而,IT从业者传统上在入门级岗位磨练技能。若越来越多的任务被自动化,我们是否正在抽掉数字人才的“职业梯子”?

科技培训公司Skillsoft的CIO Orla Daly(奥拉·戴利)深知这一难题。“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可能不再是‘职业梯子’,而更像一张由绳索交织的‘职业网’,”她说,“与同行交流后,我认为未来将出现更扁平的层级。”

当务之急是CIO们确保,今天引入的自动化不会成为明天IT管理的难题。他们必须认清AI对岗位角色的潜在冲击,培养未来所需的高阶技能,并为员工制定切实的职业发展策略。

一、理解AI对职场角色的影响

Scotts Miracle-Gro 数据智能副总裁 Fausto Fleites (福斯托·弗莱特斯)表示,如何维持 IT 职业晋升通道已成为热门议题。尽管有人认为“vibe coding”等 AI 工具宣告了传统岗位的终结,Fleites (弗莱特斯)却认为必须把 AI 带来的变化放在更大背景下审视。

“Vibe coding 极其有用,”他说,“不仅适用于传统软件工程,我认为 AI 在数据科学领域也正走向成熟。当我们分析数据集时,团队要写大量 SQL 查询,其中很多是重复劳动。现在你可以直接告诉 AI:‘帮我搞定这个。’在这些场景下,AI 让你效率倍增。”

但并非全是好消息。Fleites (弗莱特斯)承认,企业级 AI 仍处于早期阶段。专家们最常提及的一大风险便是“幻觉”问题。把任务交给新兴技术固然能减轻 IT 人员的压力,但指望 AI 独立作业则十分危险。

“如果你没有编码经验,就无法识别模型在幻觉,也不知道如何纠正,”他说,“我们需要观察 AI 如何演进。AI 未来或许能达到完全可信的阶段,但现在还差得远。在此期间,我们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程序员。”

因此,尽管 AI 会改变工作性质,企业绝不能就此认定 IT 专业人员将终结。随着更多职场任务被自动化,数字领导者必须让有能力的人才留在闭环中监督系统。Fleites (弗莱特斯)建议,组织应思考如何把一批基层专业人员培养为“代理管理者”。

“放眼未来的工作场景,AI 协作者承担重复任务后,对批判性思维和情商的需求会更加凸显,”他说,“IT 专业人员的学习方式必须转变:不再死记 AI 已代劳的琐碎技能,而是聚焦业务导向的素质。”

二、培养高阶技能

能源专业公司EDF Power Solutions 的数据治理顾问 Kenny Scott (肯尼·斯科特)也认为,随着传统技术能力的地位下降,软技能将愈发重要。他指出,当智能代理接受 KPI 训练后效率更高,数据质量分析师这类岗位可能会减少。Scott (斯科特)的观点很明确:AI 落地后,人类专家依然重要,但作用方式将发生变化。

“IT 中纯工程的部分会减少,但绝不会消失,”他说,“如今成功的关键在于提升自己利用 AI 和代理交付成果的能力,因为企业仍需要有人把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只是原来要 10 个人,现在可能只要 1 个。”

Skillsoft 的 Daly (戴利)同样不愿断言开发者会消亡。优秀的 IT 专业人才仍有需求,但其核心职责将转变。例如,她提到 IT 人员将花更多时间验证 AI 生成的代码是否合乎用途。

更广泛地看,她补充道,哪些角色会式微、哪些会崛起,目前很难断言。她给IT 人士的建议是:紧盯市场,特别是本企业内的新兴趋势。

“未来充满不确定,所以要多学不同东西,”她说,“把一切拆解为技能。只要掌握核心技能,就能根据组织当下的需求,以不同方式组合能力。”

还应看到AI 对传统 IT 之外的影响。家居用品制造商 Joseph Joseph 的首席供应链官 Sacha Vaughan (萨莎·沃恩)正致力于打造数据驱动的产品履约模式,其团队正在探索 AI 等新兴技术如何融入其中。与其他业务领袖一样,她也强调自动化时代业务技能的重要性。

“职业晋升通道仍会存在,但技能组合会变,因为我们将来要负责‘指点’AI,”她说,“入门级岗位所教的技能必须调整,要思考‘如何训练语言模型才能有效回答客户问题’,让 AI 真正体现品牌声音。”

三、制定职业发展策略

油漆制造商 Jotun 数据主管 Gro Kamfjord (格罗·卡姆菲尔德)也强调了下一代人才的重要性。她所在公司的新入职年轻人已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广泛技能,包括对 Python 和 AI 的熟练掌握,因此企业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策略,充分利用这股新生力量。

“只要愿意投资新人、放手让他们试错,他们就能快速晋升,”她说,“我不认同‘先干几年枯燥重复的工作,才有资格挑大梁’那套老观念。应该把人招进来,就要求他们承担责任,并在职业生涯早期就鼓励他们贡献价值。”

这一观点与 Nash Squared 的 Anand (阿南德)不谋而合。他认为,数字领导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成为团队职业发展的“赋能者”。企业仍需要入门级 IT 人才,但其核心职责将不再是亲自“干苦力”,而是监控和审计 AI 的输出。

“成为‘代理管理者’需要思维与技能的双重转变,”他说,“初级成员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审查输出并找出可提升质量之处——例如如何降低 AI 生成安全告警中的误报。”他补充,培训与发展将扮演关键角色,CIO 应确保资深同事指导新人,传授批判性思维、情商与沟通等必备技能。“随着 AI 让各项活动边界模糊,这些技能愈发重要,将帮助人们在 IT 职梯上不断晋升。”

 Scotts 的 (弗莱特斯)看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识别在新工作环境中脱颖而出的 人才。由于大多数公司积累“代理式”AI 用例的经验只有数周而非数年,甄选高效的 AI 管理者并不容易。(弗莱特斯)主张“内外结合”的策略。

“我手下有几位极其技术型的关键领导者,他们在机器学习、AI 和代理式 AI 方面都很资深,”他说,“但团队规模不大,所以我们通过外包扩展能力。需要时,可从代理机构引入熟练人手;而架构、业务关系以及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方向的专业知识仍留在内部,这对‘知道在做什么、并确保做对’至关重要。

作者:Mark Samuels(马克·萨缪斯)

马克是一名商业作家与编辑,对大型企业如何采用及运用技术拥有丰富洞见。他的经验源于高级编辑职务、调查性新闻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研究。马克曾任《Computing》《Computing Business》和《CIO Connect》编辑,2014 年起成为全职自由撰稿人,客户阵容包括《卫报》、经济学人智库、ZDNET、《Computer Weekly》、ITPro、Diginomica、VentureBeat 与 engineering.com。他拥有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以及伯明翰大学地理学硕士与学士学位。

译者: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