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很热的话题,但如何引入企业信息系统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确实是横在企业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有一点不可置疑的是:一个称职的信息主管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信息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字母简略形式为CIO)这一族是近几年在中国崛起的职业群体,它是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机构信息处理数量日增的产物。在经过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下,各大企业纷纷意识到信息化策略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寻求熟谙信息化策略设计人才,但此时通晓懂信息科技的人才,不了解产业知识与企业流程;而详悉企业策略、流程的经理却对电脑网络束手无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CIO一族脱颖而出。
美国电子前线基金会发起人约翰·佩里·巴洛说:"信息是一种活动。……信息一词是动词,不是名词。……事实上,信息是心灵之间,或与物体之间,或与其他信息之间互动时所产生的那个东西。"看作是活动或活动产生的结果,那么,信息主管就是促成这种活动,并把这种活动结果当作工作对象加以研究利用的职业群体。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对组织的价值与功能也越来越重要,信息管理人员也从过去单纯地协助数据处理的会计师、统计师、文书,到进入管理决策过程的秘书、助理,再提高到今天的制定信息支持策略和全局策略的"信息主管",从这个发展趋势来分析,可以明显地觉察到信息处理专业人员在未来的企业经营与竞争中,将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25年前,信息工作人员只是进行各项信息处理,现在的信息主管则必须既明察秋毫,又统揽全局,惟有如此方能真正切合实际业务需求,协助总裁寻找企业商机、制定企业策略,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首席信息官已经涉及四个领域:决策层、管理、技术及竞争优势。与这四个领域相关,信息主管这个群体要具备如下的基本素质:1.拟订组织内部信息应用的策略和规划的能力和见识;2.对企业经营要有深刻的了解;3.随时准备改进企业工作和生产方式的助推能力;4.优良的沟通协调、形成组织内部共识的能力;5.掌握信息科技最新知识;6.能熟练运用各项信息工具;7.物色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的能力。
七条基本素质中,前四条是一个高级管理者和策划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无论是把握企业整体战略、生产流程的知识,还是改变组织工作方式的设想,甚至沟通上下形成共识的能力,其目的和归宿只有一个:制定新的企业信息应用策略和规划,促进组织的信息化,最终决策过程信息化。第五、六条是方法和手段,信息主管为组织内部的信息处理提供技术支持,这种支持来自对信息科技的直接把握,软件、硬件是最现代的,系统分析方法必须是模式化和程序化的,提供的分析数据才可能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一条指的是信息管理部门自身建设,"物色"能力包括发现、培训、凝聚人才的潜力,主管手下无弱兵,各人都能独挡一面,首席方能运筹帷幄。
CIO的内涵是信息资源管理,确切地说,是战略信息管理。显然,我国CIO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还很少。我国CIO族群的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其标志是:(1)我国CIO的真实内涵尚未明确;(2)对这个群体的现状缺乏整体描述和调查;(3)没有建立各层面的CIO交流媒体和空间;(4)没有找到缩小与先进国家CIO之间差距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目前学到的CIO工作方法无法实现战略信息管理的目标。
CIO就是首席信息主管,英文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缩写。他是负责一个公司或组织内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通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绩效评估的高级管理人员。企业信息化建设必然伴随着“需求开发、系统建设与持续改进”的CIO执行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