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600亿吸引寡头 搜索引擎引发新搜索运动
作者:黄志光 来源:ERPWORLD 发布时间:2003年10月20日 点击数:
在一片没有疆界的网络商业战场中,搜索引擎近600亿人民币的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寡头们进入,并由此引发新一轮——

  门户易帜

  10月7日,总部位于旧金山的 互联网搜索公司LookSmart宣布:微软的MSN互联网部门将于明年1月结束与LookSmart的许可协议。LookSmart称“与MSN的协议占到了我们大约65%的付费搜索营收,另外在今年第二季度与MSN的协议几乎是我们所有许可营收的来源。”消息传出,LookSmart的股价即疯狂跳水,一天之内下降了56%,由每股3.02美元下跌到1.32美元。

  根据第三方机构U.S. Bancorp Piper Jaffray的统计,LookSmart在2002年全球十大搜索引擎中收入排名第六,而去除十大搜索引擎中的门户YAHOO、MSN、AOL,LookSmart是仅次于Overture、Google之外的第三大独立搜索服务提供商。2002年全年收入7500万美元,2003年全年营收预计将达1.5亿美元。

  “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游戏不只发生在国外,同样的一幕也在国内上演,只是反应不如国外那么强烈,而个中意味也更加耐人寻味。

  “中国搜索市场在这两个月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两个月前,很多人可能会低估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见到记者,慧聪国际副总裁、慧聪软件公司CEO陈沛十分兴奋,“这二个月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全部重新洗了一次牌”。

  陈的兴奋来自于几大门户。在这两个月时间里,慧聪一举拿下了为搜狐、网易提供搜索服务的合同,而新浪和TOM的新闻搜索服务也由慧聪提供。而此前,为这些门户提供服务的则是另一个搜索技术提供商——百度。

  “为门户提供搜索技术这种合作对百度并不重要,这只是百度的附属产品。”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李彦宏并没有像LookSmart那般惊慌失措。

  按照李的划分,百度的发展目前处于第二阶段,百度希望走一条相对比较独立的道路,逐步减少对门户的依赖,靠品牌和流量卖排名赚钱;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初百度成立到2001年的9月20日,这个阶段百度的主要经验就是将开发出来的技术卖给门户网站,收取授权费用。

  “正是因为百度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才导致了今天的赢利状况,”李彦宏说,“原来是大家都赚不到钱,门户想买更便宜的技术。而我们如果赚不到钱的话,就不可能花很多钱去做研发。”

  李的说法不无道理,但业界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门户与搜索技术提供商之间的关系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而对于表现得越来越强势的百度来说,则是竞争多过合作。“没有人愿意花钱来培育自己的竞争对手。现在无论是新浪还是搜狐都指望从搜索服务中挖一桶金,单一一个稳定的搜索技术提供商会给自己的业务开展形成障碍。”而对于门户来说,来自百度的威胁就在眼前。在SOHU的搜索风云榜里,百度一度排名十大企业第二位,而在第三方网站流量统计网站Alexa的统计里,百度近一年来排名稳居第六,仅次于几大门户和3721。

  而这无疑给了竞争对手一个机会。

  “我们最开始跟新浪的合作完全是由百度促成的,而后来,我们的竞争对手又给了我们太多的机会。”陈沛坦言。“我们在弱小的时候,随时都可能被扼杀在摇篮中。”

  陈沛介绍,他从1995年开始就做搜索引擎技术,而直到2001年其新闻搜索被新浪采用,慧聪搜索才正式被业界所接受。而业界传言,在此之前,慧聪曾一度想放弃搜索引擎业务。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中文搜索引擎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百度和Google目前可能是中文搜索里最好的,但也并非不可替代。正在加紧打造自己搜索引擎的SOHU、慧聪,包括3721,甚至可能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公司,大家和百度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很简单,就是门户网站需要更好的搜索服务,这是最本质的,其实门户网站不会因为其他任何原因来降低自己搜索的服务,这是最基本的常识。”3721总裁周鸿认为,“像Google和雅虎可能是目前搜索领域内最大的竞争对手,但现在雅虎还在使用Google的搜索引擎。”

  “我们不需要去宣传我们的技术有多好,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门户都选择了我们,这就是对我们技术的最好肯定。”陈沛放言,“慧聪已经成为国内最好的搜索引擎之一。”

  “从技术方面来讲,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用现有搜索引擎查资料,我认为优劣没有达到天壤之别的程度,所以说对于大家选慧聪或百度,可能完全是商业合作。”新浪副总裁周树华表示。

  .COM转身

  商业上的考虑就是门户已经不再简单地将搜索视为一项普通的免费服务,而是想将其作为未来的核心业务之一,而雅虎思维的转变最具典型意义。

  众所周知,雅虎是靠做目录型搜索引擎起家的,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雅虎一度让人忘记了他搜索引擎的属性。2002年12月,雅虎通过以2.35亿美元收购Inktomi才让人看到了它在互联网搜索方面的雄心。2003年7月雅虎更是以16.3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另一搜索巨头Overture。而在此前Overture已经收购了拥有独特搜索技术的巨头AltaVista和Fast。

  “搜索在雅虎看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个策略不仅仅是美国雅虎,而是我们全球化的一个策略,包括中国,我们都将搜索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雅虎北亚区互联网事业副总裁卢大为表示。卢认为,搜索在互联网里面所占的分量会越来越重,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应用。

  “搜索在互联网上无所不在。在网上查股价是搜索,查食谱是搜索,甚至浏览新闻有时候也是一种搜索。搜索是我们的核心,也是互联网的核心。”卢大为说,“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新的搜索方式还会不断涌现,用户也会逐渐接受并喜欢上搜索。”

  “搜索是雅虎互联网服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两个是邮件和即时通信软件。雅虎希望搜索能像粘合剂一样,将个人的和对企业的服务整合起来。”和雅虎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周鸿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冲浪已经成为过去,而搜索和导航逐渐成为面向网民的最基本服务之一。”

  根据互联网调查公司WebSideStory最近的一项调查统计,在接受调查的上网者中,有64%的人通常是直接进入自己想去的网站,比一年前的53%高出了许多。尽管表面上看来,这一现象似乎表明了搜索引擎正在失去市场,但恰恰相反,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是搜索引擎越来越普及的结果。该公司的一名负责人约翰·斯通指出,在上网时使用搜索引擎找到网站的网民比例也从一年前的8%提高到了13%。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近两年来对国内网民行为的统计也表明,搜索服务是中国网民上网最需要的三大服务之一。

  但此时,雅虎已经显得有些落后,事实上,频繁的收购除了因为搜索是雅虎的战略目标之一外,还有一点就是来自于刚举办五周年庆典的Google的威胁。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的一份最新调研报告指出,搜索引擎Google已经完全具备了垄断搜索市场的能力,网上搜索已经“古格尔(Google)化”。 调研报告显示,69%的人优先使用Google,39%的人会使用第二个搜索引擎,但几乎没有人使用三个以上搜索引擎,而这造成了搜索引擎的高度集中和垄断。另一项统计则表明,2002年12月份Google的搜索流量比雅虎多4个百分点。

  对雅虎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市场。

  从表面来看,雅虎已经拥有了增长的动力,2002年雅虎赢利达到4300万美元,收入较前一年增长33%,达到了9.53亿美元。但其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其收购的职业站点HotJobs.com以及与Overtune Services公司合作销售刊登在雅虎搜索页面上的广告。但分析家却没这么乐观,来自First Albany公司的分析家Youssef Squali称,雅虎现在仍处于转型过渡阶段。

  而此时,Google的业绩却令人心动。据估计,Google 2002年的收入达2.94亿美元,而2003年的收入几乎可以笃定地翻一倍,为6亿~7亿美元。甚至有的业内人士说,Google的年收入也可以突破10亿美元,几乎要超过雅虎,而这本属于雅虎的传统势力范围。更令雅虎心动的是Google还有着高达50%~60%的毛利率。

  国内的情况同样如此。9月1日,网易设立了专门的搜索频道,网易负责搜索引擎业务的负责人潘劲松表示,今后网易将重点开拓搜索服务的商业价值,而不仅仅是吸引网民。而在同一天,雅虎中国正式推出其面向企业用户群体的搜索排名服务。在此前,搜狐、新浪、21CN已经将搜索作为其战略发展目标之一。

  9月22日,TOM新版搜索正式上线,提供网页、新闻、图片、MP3等热门搜索项目,同时还为企业用户提供分类搜索、竟价排名等付费服务,这也意味着TOM已将搜索作为其核心业务之一,同时也意味着国内几乎所有的门户都加入了搜索新运动当中。

  搜索新大陆

  门户的信心来自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同样来自于国内。而先行者似乎已经尝到了甜头。

  据全球最大网络调查公司CyberAtlas 的一项调查表明,网站75%的访问量都来自于搜索引擎的推 荐。另一家美国权威顾问公司IMTStrategies调查用户发现新网站的有效途径的调查结果表明:搜索引擎在导引用户到达企业站点的比例占到了85%,而自由冲浪、口碑宣传、BANNER广告以及报纸、电视等媒体所带来的客户量仅有15%。

  搜狐副总裁王建军透露,“目前搜索服务已经占到搜狐营收的10%”。王表示,2001年6月28日,搜狐即推出了收费的“商业网站登陆“ 服务,仅仅才两年时间,搜索即占据了10%的份额,它完全有可能成为搜狐除广告和短信外最大的收入来源。”

  “我们的普通型收费是每年300元,企业只要交了300元就能进入搜索数据库;推广型收费是每年2500元,保证企业能排在搜索结果的首页;更高的一档是每月收费2000元,保证这个月内总能排在搜索结果的第一位。截止到7月,我们已有5万家企业购买了这项服务。”

  “在搜索引擎之前,或者说竞价排名之前,决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能够推广它们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网上花店,它可能在传统媒体上做不起广告,或者效果不是很好。但有了搜索引擎后,它就可以在搜索引擎注册。而消费者则可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这个花店。效果就非常好,转化率也非常高。”李彦宏说,“这个途径在以前是不存在的,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开始做的时候,就创造了这样一个途径。”

  百度也靠给这些中小企业提供竟价排名而实现了赢利,进入第二阶段。

  而3721的网络实名也很能说明问题。根据3721提供的资料,2002年,3721收入达1.4亿元人民币,而纯利接近4000万元人民币。虽然3721不承认网络实名是搜索引擎,而将网络实名定位于一个比搜索更简单、更精确的产品。但不管如何,3721的成功还是能让人看出中国搜索和导航巨大的市场前景。

  “3721能有今天这种状况就是看中了中国庞大的中小企业对互联网的需求。”周鸿坦诚地说。“网络广告看起来市场很大,但真正有实力在门户上做广告的并不多,目前投放的可能只有500家,甚至300家。而具有导航功能的、价格低廉的网络实名和搜索引擎恰恰给中小企业提供这种机会。”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2000多万家企业,而进入搜索引擎的只有15万家,市场潜力巨大。李彦宏预测,2003年搜索市场将较去年增长100%。而有分析机构认为,国内搜索引擎的市场收入将达到3亿~5亿元人民币,而明后两年则可能翻番。

  但市场上也有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不指望今年能占到总营收的百分之几,也不指望每季度能增长多少。我们做搜索是基于一个战略的考虑。”对于前景的预测,新浪副总裁周树华显得相当谨慎。“搜索市场今年肯定不会停滞不前,但也很难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威胁来自何处?

  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前途并非一片光明,这其中最大的威胁来自于Google和微软。

  虽然至今在中国还没有办事机构,也没在中国驻扎一兵一卒,但无论是谁都将Google视为未来中文搜索引擎市场的一大变数。记者在著名的天涯社区调查中发现,Google已经成为了很多国人的首选,而这种以口碑相传的推广方式表现出了越来越强大的能量。在回答记者调查问卷的126人中只有50人是在2002年11月前知道Google的,近70%都是从朋友口中相传的。而对于国内搜索服务提供商来说更可怕的是其女神般的形象和极高的忠诚度。

  “搜索引擎不像邮箱和即时通信软件那样,它的转移成本很低,这个好用,我就用这个,那个好用,我就用那个。而且从内部评测来看,Overture和AltaVista的技术并不输给他们。”雅虎北亚区互联网事业副总裁卢大为说。

  但在同等条件下,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远不止移动鼠标那么简单。然而奇怪的是,对于Google的威胁,国内的.com公司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

  “从理论上来说,Google的威胁在2000年9月就已经在中国产生了,但Google并不是神。那时候中国用户已经可以开始使用它的中文搜索服务,但这种进入只是在网民的心里,并没有体现在销售上,这一点他不仅不如百度,甚至不如一般的中国.com公司,”李彦宏顿了顿,半开玩笑道,“而它进入中国最好的途径就是和我们合作。”

  “它本来应该在去年的时候进入中国的排名市场,现在我们和百度都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和成熟,中文方面国内搜索引擎已经在逐渐超越Google。”而陈沛则认为Google的中国战略必将失败,并举例道,“比如说非典,新浪和中华医学会各有一个防非典的专栏,按Google的搜索新浪转载的非典防治会排在前面,那你认为到底谁更权威呢?”

  而卢大为也认为,Google在国内并不一定具有优势。“例如搜索twins,在Google会搜出一大堆双胞胎出来,而在雅虎香港搜出来的却是香港的一个美少女组合。中国要有一个特有的商业形态,而这就得和各.com公司的合作。”

  但周鸿却有不同的看法,虽然目前Google在中文方面可能不如国内的搜索引擎,但它一旦重视中国市场,这些都不会成为屏障。“Google除了销售渠道什么也不缺,它一旦在中国市场放了服务器,服务速度就上去了,而它的更新可能也会大大加快。”

  “事实上Google对中国相当重视。目前已聘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任顾问,而请他的目的就是对各国政府尤其是中国政府做政府公关。” 一位消息灵通人士指出,“而Google正式进入中国的时间可能就在其正式上市之后。”

  与现实中的Google威胁相比,各搜索引擎公司似乎对微软更加防备。

  “微软是迟早要进入搜索市场的。”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这么猜测。而微软的动作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前不久,微软将其搜索团队由不到70人扩充到200人,亚洲研究院也在招聘技术人才。而更有消息称,其中文产品已经开始成型。

  而微软网络在线服务部门负责搜索业务的副总裁克里斯托弗·佩恩8月在Jupit Ermedia公司举办的“搜索引擎战略会议”上表示:“搜索是我们的战略基础,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正在对它进行大量的投资。”他还补充说,这一领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而搜索服务给微软公司和其广告服务客户带来了巨额收入的商机。然而,无论是他还是微软中国公司都不愿意对在这一项目上具体投入了多少资金和人力资源做出评论。

  网络新风向

  虽然面临着巨头们越来越大的压力,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搜索领域,而拥有众多资源的门户也在进行新的探索。

  “对于IT用户来说,我们的《中国IT搜索》可能比Google更好用。”计算机世界在线服务事业部知识管理工程部副主管纪晓燕说。“由于我们只关注于IT领域,因此我们的搜索服务非常专业。在Google你键入一个关键词可能有数万个结果,而在我们这可能只有几百个,但这几百个全是你需要的信息。”事实上,像“中国IT搜索”这样的专业搜索产品并不少,如一个叫1P2P3P的产品已经开始从IT行业走向了其他行业。

  周树华认为,以后的搜索引擎肯定会有所分化,像声音、图像什么的,都是服务于特定人群,但不可能被一家公司所含盖。而陈沛也认为未来的搜索引擎也会走向区域化和行业化,这也给了众多新兴公司的机会。

  “中国的搜索引擎和国外巨头的出路在于专业化和行业化。”开有酒吧的周鸿深有感触,“我在网上找酒吧,美国的结果再多对于我也没有用,在大部分情况下,我希望搜出来的是北京的酒吧甚至是三里屯的酒吧。”

  在众多公司将目光描向行业的同时,新浪却将目光描向了线下。

  9月28日,新浪悄悄发布了其搜索形象代言人“查博士”,与“查博士”同时发布的便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手机搜索。按新浪的想法,手机将成为一个新的搜索平台,而初期的服务通过和中国黄页合作,利用GPRS功能和新浪的技术平台通过短信的方式来满足消费者吃喝玩乐方面的搜索需求。

  “我感觉现在的搜索引擎竞争存在不少误区。事实上,比较各种搜索引擎多抓了多少个网页,快零点几秒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关键是要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周树华认为。

  未来几年,全球搜索引擎的年收入(包括付费搜索,广告和授权)有望从2001年的50万美元激增到70亿美元。变信息垃圾场为金矿, 墨幽中文网 www.moyou17v.com 墨幽搜索引擎市场正发生着新一轮激烈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