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作者:王伟健 来源: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20日 点击数:

  “海峡西岸”写入报告和规划纲要(草案)
  在福州市的长乐机场,竖立着一块巨幅广告牌,上面写着“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11个大字,让每个从机场进出的人感到眼前一亮。
  而在北京,这几天,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福建团代表也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话题感到兴奋不已。
  在3月5日上午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来自福建的全国人大代表陈慧珠高兴得热泪盈眶。她对记者说:“温总理的报告全场一共响起20多次掌声,其中谈到两岸关系部分就响起3次,而且时间最长,可见这是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事情。中央作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决策非常英明,今后,福建的责
任更加重大。”在2004年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陈慧珠就提出《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区域发展目标》的建议。
  不仅仅是陈慧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福建代表团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几乎在每个讨论的场合,都会听到相关的发言。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小组讨论时说:“福建要进一步认识‘海峡西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的重要意义,即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全国区域经济的布局,有利于在鼓励东部率先发展中发挥福建的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中部崛
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海峡西岸经济区首次写入国家5年发展规划,这是福建未来5年发展的最好历史机遇。”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省长黄小晶谈到福建的美好前景,难抑心中的激动。
  “建议在海峡西岸画个‘圈’”
  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兴奋和高兴之余,福建代表团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
  卢展工代表在发言中说,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作具体表述,建议在推动两岸合作交流方面支持福建继续先试先行。他的讲话蕴涵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小晶代表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结合福建实际实施好规划,实现今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他说,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识,着力提高各级政府工作效率。为进一步促进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推动海峡西岸的崛起,建议设立厦门自由贸易区。
  他们的建议得到了代表们的支持。全国人大代表李春兴说:“建议在海峡西岸也画个‘圈’,建立两岸合作试验区,赋予特殊政策,通过对台政策的先行先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发挥其作为对台前沿平台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他和其他17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递交一个议案,在经济、
文化、人员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郑道溪、何锦龙、叶继革、张华安等代表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他们说,建设海峡西岸要有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在重点产业布局、重大措施配套、枢纽港口建设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设立“两岸共同市场试验区”,给予先行先试。
  还有代表对具体操作提出了建议。张昌平代表说,建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有配套的政策措施,要允许先行先试,要继续得到国务院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具体包括,扩大台商投资区,更多更好地承接台湾新一轮产业转移。
  “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实施步骤”
  “可能会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与来自福建的全国人大代表一样,在本次“两会”上,来自各地、各界的代表、委员也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寄予厚望。代表和委员们希望,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各方要以广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积极的态度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中国贸促会原会长俞晓松委员说,福建一方面要关注省内福州、厦门、泉州等主要地市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与周边省市的协调发展。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会同浙江温州、广东潮汕粤东一线形成海峡西岸城市群”,这是福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一个目标。有政协委员建议,福建应积极发挥在两大三角洲之间的桥梁纽带功能,促进不同区域间优势互补,形成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委员们在给福建出谋划策的同时,也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省内港口建设要协调发展”,身为福建人的全国政协委员黄春平则强调,福建省要对港口建设进行统筹考虑。
  “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更需要统筹考虑和设计各阶段具体实施步骤。”全国政协委员尤兰田感言道。 墨幽中文网 www.moyou17v.com 墨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