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2006信息化应用年会图文实录
作者:佚名 来源:天极网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24日 点击数:

  主持人: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和天极网共同主办的2006年信息化应用年会暨2005年信息化应用典范颁奖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主持道康咨询首席分析师屠晓光先生。屠老师也是在信息化领域耕耘多年的专家,屠老师今天的主持会给我们的年会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屠:本次活动是由我们互联网协会与天极公司共同举办的,主要是为了研讨2005、2006年信息化发展的情况。从应用的角度看我们信息化的应用价值。希望今天的会给我们的信息化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作用。

  主持人:谢谢屠老师的点评。今天来到我们活动现场的有2005年信息化应用典范的企业代表,有来自各个行业近三十家企业用户,有为2005年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做出贡献的信息化相关主体,还有业内四十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朋友。

  屠:另外,因为工作的关系,有一部分应用典范没有来到我们年会的现场,不过天极网将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会对所有的典范企业以视频和专访的方式进行跟踪报道,报道的内容将整理收录到《典范的力量—2005年信息化应用案例精选》当中,《典范的力量》由天极网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即将在4月底与大家见面,相信这其中诸多的经验将会使我们即将和正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受益匪浅。

  主持人:在2005年度信息化应用典范的推荐活动中,中国互联网协会等行业领导和专家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指导和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介绍我们到场的嘉宾。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新民先生。天极网副总裁、总编辑范锋先生。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先生。中国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汝林先生,易观咨询总经理于扬先生。IDC中国副总裁万宁先生。电子商务世界总编赵廷超先生。

大会现场图片

  屠:下面我们有请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主任给我们致辞。有请。

  高新民:各位来宾,各位专家,还有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我们2006年信息化应用年会暨2005年年度信息化应用典范的颁奖仪式。首先允许我代表中国互联网协会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五年以来,一直围绕着推动我们国家的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及互联网的应用,还有互联网的安全规范等等这些方面。现在我们协会底下有十四个二级三级单位。其中去年成立了叫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的任务就是促进中国互联网各种各样的网络营销。实际上包括企业主体本身的营销活动,也包括过去所说的第三方的这种网络营销网站的活动,也包括跟网络营销有关系的技术资深的开发商集成商的这方面的企业。那么网络营销委员会为什么叫网络营销网络工作委员会呢?其实大家都知道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意思。但是我们觉得电子商务严格地讲,真正要做全程的电子商务要去做的话,条件可能是要更多一些。网络营销从作为电子商务部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它一个切入点,它可能概括的企业的面更广一些,特别是中小企业。所以我们觉得其实也不一定要去说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区别在什么地方?但是它起这个名字的目的是使中国互联网的营销活动商务活动都能够更多的运用互联网,去推广它的经验,去研究它的问题,去创造它的更好的环境。

  大家最近可能注意到两会刚结束的时候,已经公布了我们国家的十一五的规划纲要。大家注意到规划纲要有很多新的亮点。这个其中一个亮点更突出的就是把信息化,特别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联系得更加紧密。这个问题实际上在我们日常工作当中,到很多地方调研的时候,包括我们去中部地区,我们发现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过去在初期的时候认识是更有高度的共识。以企业的信息化,中国信息化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它的作用已经是勿庸置疑的。我前些时候作为我们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我们在苏州做了一次调研,大家知道苏州是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现在经济学界有一个说法叫苏州奇迹。奇迹在什么地方?苏州在90年代初期,十几年的功夫,它现在的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范围内仅次于上海,占了第二。这是调研的时候我得到的这样一个信息。我没想到它超过了深圳。它现在的GDP在所有的城市里面大概在总量上讲,除了相应的直辖市以外,它占全国的第五位。它现在面临极大的一个挑战。就是下一步怎么办?苏州的工业总产值急剧的上升,完全是靠改革开放,用土地来换取产业,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格局。我说不用政策,不用市场,我说用土地。实际上它的资源消耗最大的就是土地。台湾有个明基的电脑企业,它在苏州两个工业园还有吴江市里面,它现在品牌生产的能力可以做到每年1000万台。还有其他的产品,包括硬盘,一些配套的部件。这个企业产业结构怎么样进一步升级呢?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使它的附加值能够更加提升。当然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一个,我跟许多的企业探讨就是要做企业信息化,要做信息化,这样才能够培育自己的竞争。另外一点,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经过一年多的工作,起草了一个到2020年我们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这个战略在第五次国家信息化的讨论上通过了,现在还没有发布。这个战略里面对信息化的五个方面的作用做了长期了战略性的描述。其中第一个就是解放,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个是社会,第三个是文化领域,第四个领域里面就是整个核心社会界。这五个内容非常强调的一点也是企业的信息化。所以我们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大家在一个新的水平上,但是我感觉到目前在我们国内大型企业、大大型企业,应该说它的核心力基本的信息化做到了。提升它的业务数据的整合程度以及产业链的整合程度使信息化在增强它们这些大型企业的竞争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大量的中小企业,企业信息化到底怎么推?我认为还有一个探索和摸索的过程。因此今天这个会,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和天极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利用天极网的平台,增进了一些案例,也选了一些比较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我觉得在推动我们企业信息化,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我觉得是有意义的。因此我想今天这个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希望能够起到一个真正的有效果的典范的一个推动力量。我再一次对大家的光临和参与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现场图片二

  主持人:非常感谢高新主任的致辞。他把自己对信息化的体会给我们的做了分享。接下来我们有请天极网总编辑副总裁范锋先生。

  范锋: 位来宾、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在今天这个春意盎然的下午,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天极网承办的中国信息化应用年会暨信息化应用典范颁奖典礼隆重召开了。很遗憾,由于天极网总裁李志高先生下午在重庆陪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天极网,不能亲自出席这个会,在这里,我代表天极网总裁李志高先生,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尤其感谢那些从全国各地不远千里赶来的各信息化典范企业的CIO和信息主管朋友们,希望大家通过我们天极网举办的这次信息化活动,信息化主管、信息化供应商和信息化专家共聚一堂,专家指点迷津、用户现身说法、精英互动激荡,交流经验,结交朋友,共论信息化建设之道。

  企业信息化建设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和重点推进的系统工程。天极网作为中国最大的IT门户网站,早在2000年,就开通了专门报道企业信息化的E企业频道,是国内最早关注和报道企业信息化的大型商业化网站。2004年底,天极网旗下ChinaByte网站更是把企业信息化作为整个网站内容建设和服务方向之一,提出了“推进中国信息化”的鲜明定位,目前,我们正抓紧对ChinaByte网站进行改版,整合了e企业、商用系统、解决方案和数据调查四个频道的信息化内容版块将在4月份正式推出,这将是国内最大的信息化资讯网络媒体平台,每天将有上百万的关注信息化的网民和读者通过这个平台了解信息化动态、查询包括软件、硬件、网络、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和企业信息化专家、行业领袖等通过视频、网上论坛和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探讨、交流。

  今天的天极信息化年会的隆重举行,就是天极网尝试加大信息化服务的具体行动之一,从去年10月份以来,我们通过天极网的媒体平台,利用互联网面向全国征集成功企业信息化应用案例,并通过网友投票、专家评选等程序共评选出25多家具有信息化应用普遍借鉴经验和行业应用经验的企业典范,同时,也评选出了2005年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十大企业信息化厂商,4月份,我们还将整理采写获奖企业的实际案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我们做这件事情,意在以典范的力量推进中国信息化的进程和信息化手段在企业的成功应用,今后这样的活动我们会每年坚持下去,同时,我们还将不定期的进行线上、线上结合的各种信息化的论坛和交流活动,希望在天极ChinaByte网站成为中国第一信息化网络媒体平台的同时,也打造成一个最具影响力的信息化厂商、客户、专家、媒体交流信息和经验、结识业界朋友的一个互动平台,为我们的读者、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范总。接下来,我们有请易观国际的总经理于扬先生就2005年度信息化应用的深入进行,来为我们信息化在中国企业的推动作精彩演讲。

  于扬: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到天极网承办的这个会议跟大家一起分享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应该说在IT应用的层面上,我们一直在关注IT在各行各业的应用,IT能够给大家带来的商业绩效。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敏捷组织,试图把易观几十个分析师在各行各业的研究心得跟大家在这里探讨。大家知道在过去的二十年,刚才高先生已经讲过,很多的大型企业已经是采用信息化的尾声,而小型企业则是刚刚开始。今天CIOI首席技术执行官在中国的认识是非常低。这证明我们今天的IT投入跟西方的发达国家比规模是微不足道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中国的IT还没有真正和企业内部结合在一起。所以很多的CEO都认为信息技术的投资是无底洞。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在改革开放二十年,信息技术扎根二十年以后,我们信息技术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还面临着需求、成本、服务水平的挑战。随着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企业是不是能够应用你所服务的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求越来越重要。过去有一个词组,叫大规模定制,实际上基于大规模工业化产业化生产的服务用户是为了满足大规模的厂商的需求。而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今天任何一个企业无论你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无论你是金融企业,电信企业你是制造业零售业,你是不是能够在大规模的以高效的成本生产的同时,同时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而这种需求也是大规模的。第二个方面,其实特别是在我们过去看到在过去十年,中国的家电产业是非常明显的一个负面例子,中国企业盲目的追求营收,而不是考虑成本和服务水准。而我们下一步中国企业的竞争则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个是成本。你能够为你的股东,无论是公开市场的股东,还是非公开市场的投资者,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回报。你能够为你的员工带来什么样的改善他们生活水准的回报?你能够为你的客户提供怎样的水准,决定的你的企业是不是能够在未来的生存市场生存下去。我们中国的企业也在做一些改进,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一一的展开。我们刚才谈到今天的多样化的需求产生的企业效应。一个小区的老板经常卖啤酒,如果一个人今天一下子买了十瓶或者是十五瓶,而他这个时候不知道这个需求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而这时候他给供货商发订货单,加入这个需求不是持续的,也就意味着这个人买啤酒只是因为他家来了亲戚,今天亲戚走了,这个需求就不再走了。而这种问题在我们今天很多类型的企业会频繁出现的。大家知道去年国产手机经历了2002、2003年的增长谷之后,2004年经历了一个大滑坡的问题。大家知道波导在04年的时候曾经出现了一个季度它的货供不上来,而第二季度它的货全部积压。这些企业如何能通过很好的IT和互联网技术来提高自己的供应链的柔性,更好的满足多样化和大规模的需求。同时对这样的多样化产生积极的反应和应对。易观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今天易观提出的概念叫敏捷性企业。我们只有构建一个流程性组织,才能应对企业的需求和成本进行挑战。我们真正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企业状况,我们希望企业的振荡会越来越少。

  第二个以流程建立流程的企业技术的基础。我们过去企业有很多的流程。是不是所有的流程都是必须的。是不是真正应该对客户和市场反映的结点是一个决策的结点,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过渡结点。这个实际上是我们过去的设计流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认为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我们今天在谈话这个组织,并不以为着说流程越多越好,有些流程是没有增值的,这样的环节应该消除。而最重要的一点这样的需求是不是能够从一定角度出发,是不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产品和交付的实现的流程。这样的说法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强调这种协同,从易观的角度看,协同是多个流程以企业更多的文化纽带连接起来的。我们做了一个定义,敏捷性企业是对现代企业组织的优化,更加强调信息的应用,强调与合作伙伴内部成员之间的协同效应。我们希望所有的企业如果能够成为敏捷性企业,能够做到在流程性组织的基础上,结合工作的配置,最重要通过CPFR效果的达成,实现企业的管理,业务的规划还有协同。

  我们讲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大家很清楚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也是一个零售的庞大的市场。虽然今天整个来讲,我们的经济内需还是出口,但是从单一的市场来讲中国还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应该说整个现在供货商、分销商等等这些流程,我们过去看的物流、金融信息,等等,正在被逐步的打破,很多单独的职能正在被单独的企业来完成,比如说出现了第三方物流。很多渠道商也在转型,专门去做物流,专门去做金融的经济,金融的信息服务和营销服务的组织商。其实我们刚才谈到一点,其实今天CIO之所以在中国没有受到许多企业的重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今天的CIO不是商人,很多企业在提拔CIO的时候是从技术的角度提拔CIO,那是错误的。CIO的水准如果能够与今天西方的管理理念或西方类似同类企业的管理水准相接轨。这种知识的输入与相关的供应商,相关的咨询公司的配合。没有实际准确的信息,是不行的。像我们今天天极网举办的活动,是为了改进我们中国企业CIO运营水准的重要活动,同时还要参照国内外其他的行业其他地区的发展行业,所以相关知识的流入和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最后我想借这样一个非常简短的介绍,希望给各位管中窥豹的感觉。希望能够帮助客户发现事实,预测未来,影响观念。我也希望类似的活动能够持续的进行下去。易观国际也愿意作为第三方,积极的投入其中。谢谢大家。